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魔术还是科学 “间脑开发”,经得起推敲吗?

2013-06-06 10:34:00 来源: 钱江晚报 
字号  

    《帮你“开天眼”,魔术还是科学》后续

    “间脑开发”,经得起推敲吗

    读者爆料:类似的脑开发培训机构,在义乌、东阳、兰溪也有,一个比一个玄乎

    培训机构回应:小胡二次试验表现不佳,是因为她的间脑开启是初级的

    脑科专家断言:人类无法通过脑波取代眼睛的功能

    一家打算在金华招生开班的培训机构宣称,经过训练的孩子能蒙眼视物,从而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习能力。记者调查发现,这家自称开办了7家培训机构的公司,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中。(详见本报《浙中城事》5月31日、6月4日J3版)

    无独有偶,近日,东阳、义乌也出现了类似的“开天眼”培训机构,宣称的理论依据都是间脑开发理论。

    什么是间脑开发呢?湖州这家培训机构的材料上介绍:“透过科学方法启发(孩子的间脑)后,孩子可以应用集中力发出脑波,不必经由眼睛,蒙眼就可以看得见物体,还可以透视,大大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改善个性。”

    那么,这套神乎其神的说法,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呢?记者请教了魔术师、脑科专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试图从多角度剖析这套玄乎的理论。

    湖州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回应

    记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小胡进行了第二次现场测试。在实验过程中,小胡蒙住双眼后不停撅嘴、弄鼻、仰头,最后还躲起来哭了。

    对于这次实验结果,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吴宗阳给记者发来了一份邮件,对实验过程中小胡的表现进行了解释。

    小胡二次实验表现不佳

    因为间脑开启还是初级

    ●为什么小胡要不断仰头调整角度?

    间脑启发后的孩子松果体会发射出较强的脑波,由于脑波的作用大脑中会形成一个光球状的屏幕,孩子要感应到事物,就必须对此屏幕对焦,也就是松果体要感应到物体的信号,因此训练中孩子需要仰头调整对焦寻求感知。

    ●为什么小胡在做实验时撅嘴弄鼻?

    学校老师直接用红领巾蒙眼后她会感到不舒服,我们在训练的时候,需要给孩子(的双眼)加一块海绵垫。

    最后,我们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孩子集中精神,非常的专注。同时,我们也要不停的给孩子以鼓励和信心,给孩子正能量。如果我们持着质疑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孩子接收到的是负能量,那么肯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她的正常发挥就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字卡只能放在小胡的视线下方?

    我们的学员小胡经过我们的训练已经处在间脑开启的初级阶段,可以进行简单的蒙眼视物、具有较远距离的感应能力。报道中提及:为何只能把字卡放于小胡的视线下方,她才能“看到”?因为间脑开启的初级阶段,脑波是向下的,经由鼻孔向下发射。

    ●为什么把书挡在小胡和字卡之间,她读错了?

    感应物体需要在精力高度集中状态下才能发射出脑波,由脑波发射出的信号来寻求感知,才能感应到物体,也就是常人理解的“看到”物体。如果用其它物体挡在人和要感应的物体之间,那么在间脑开启的初级阶段,由于脑波不是太强还不能穿透物体,因此是不能感应到物体的。

    本报记者 杜羽丰

    金华也有这样的培训机构

    类似的脑开发培训机构

    在义乌、东阳、兰溪也有

    本报关于开天眼的培训机构的连续报道,引发读者的关注。近日,一些读者打进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反映:在义乌、东阳也有类似的开发间脑的培训机构。

    义乌培训机构

    蒙眼视字只是入门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位于义乌城中北路的培训机构。由于不是培训时间,办公室里只有负责人楼女士一人。

    面对记者,楼女士并不吃惊,说曾经看过报道。

    “蒙眼看物只是第一步,我们的课程更深,直接从美国引进的,老师也是美国过来的。他们只是最入门的脑感应。”楼女士一开场就亮明了高标准。

    据楼女士介绍,报名经过严格筛选。家长要了解,孩子要愿意才行。培训前,孩子还要经过脑波仪检测。课程一般是30天,间脑开启只需两天,后续还要一个月左右的巩固和训练。

    楼女士说,她10岁的儿子接受这个培训已经半年了。

    “我这里有7个国家的书,总共400多本,我儿子在训练的时候每天要看两遍。”楼女士自豪地说,“很多人可能觉得很神奇,甚至不相信。”

    她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儿子看书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小男孩迅速翻了一本英文书籍后,说出了一个简单的儿童故事。

    楼女士说,这就是“波动速读”,再下去就是“大脑照相机”功能,翻到任何一页就能够背下来。

    楼女士还想请报社帮忙免费征集几个盲童,让盲童都可以看到东西。

    无独有偶,这家培训机构也还没有正式成立,平时只有几个孩子在周六的时候参加培训。

    东阳培训机构

    让左右脑平衡起来

    王先生是这家间脑开发中心的负责人,他说他们这个机构培训的项目叫“超右脑”,也就是让本来不平衡的左右脑平衡起来,很多历史名人、国际名人的左右脑都是平衡的。

    王先生说,去年6月,他和朋友从台湾引进了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有七八十个学生。中心总部在杭州,但目前主要市场在金华地区,义乌、东阳、兰溪是最早开课的三个城市。另外,山东、哈尔滨等地也已经有人加盟了。

    王先生的这个“超右脑”开发课程,一期学习时间为6个月,学费2.9万元。当然,学完半年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了,还需要长时间的再培训。

    他说,这个项目在西方起步比较早,所以有很多人经过长期培训,他们里面厉害得可以蒙着脸在高速上开车、隔着一面墙看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透视”。

    本报记者 贝远景 实习生 沈亚玲

    各方人士剖析间脑开发理论

    这些脑开发培训机构,宣称的理论依据大同小异,都是间脑开发理论。

    那么,这套神乎其神的说法,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呢?记者请教了魔术师、脑科专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试图从多角度剖析这套玄乎的理论。

    魔术师

    蒙眼识牌

    可能是魔术表演

    蒙眼辩识扑克牌,乍一眼看和魔术很像。虽然魔术师不会和我们透露其中的门道,但同样给人带来神奇感的魔术师,对此怎么看呢?

    叶先生是杭州的一位魔术师,浙江省魔术师协会会员。记者向他描述了“间脑开发”理论和孩子“蒙眼识牌”的表演过程,他说“因为没有看到表演现场,所以是真是假不好说,但是魔术的可能性很大。”

    蒙眼识牌,对于一个经过训练的魔术师来说,也是可以完成的。叶先生建议,如果要看这个表演的猫腻,可以看这几点:一,扑克牌是否强制要用培训方自备的;二,表演过程中,是否有人从旁与孩子互动,或伴随语言、肢体、环境改变等方面的暗示;三,蒙眼的布有没有问题;四,房间里是否设置了玄机。

    “有些暗示,或布置的环境因素,一般人很难看出来的。”叶先生说。

    另外,叶先生认为,这种魔术并不只限于12岁以下的孩子。“成年人经过训练,也可以实现。”

    在连续报道过程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们不断给记者灌输间脑理论。为了搞清楚这种理论,记者联系了神经外科专家做科学解答。

    ●间脑是左右脑的支配器、桥梁?

    连接左右脑的桥梁是“胼胝体”,并非间脑

    脑科专家

    人类还无法通过脑波

    取代眼睛看东西的功能

    引自湖州该培训机构的宣传材料:“间脑为左右脑的支配器、桥梁、亦是开启潜意识的一把钥匙。”

    “间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为了搞清楚这个概念,记者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该科室的一位副主任医师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间脑只是解剖学上的一个概念,比如在讲人脑构成的时候,我们会提到端脑、间脑、中脑、小脑等。”也就是说,“间脑”只是人脑中某一个解剖位置的概念,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功能上的意义。“

    对于培训机构所宣扬的“间脑是左右脑的桥梁”这种说法,专家认为是不科学的。“连接左右脑的是胼胝体,而胼胝体并不是间脑的一部分,是不同的东西。”

    ●通过脑波能看见事物?

    脑波无法取代眼睛

    引自培训机构材料:“当间脑启动而开发后,我们可以蒙着双眼以脑波来看任何物体,甚至以触觉、嗅觉或听觉分辨事物的形态。”

    间脑开发后,孩子可以通过脑波“看见”事物?浙二医院神经科主任张宝荣教授否定了这种说法。

    “脑波是存在的,我们平时也会根据脑波来作临床判断,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还无法通过任何形式的脑波取代眼睛‘看’东西的功能。”

    张宝荣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了人是怎样看见东西的:首先必须有光投射到视网膜上,然后由视网膜、视神经、视束等一系列通路到达大脑枕叶皮层,从而使人辩认出所见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

    整个过程中,信号要从眼睛开始,一路传递到位于大脑的枕叶皮层上。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或通路出错或中断,人就看不见东西,或者存在视觉障碍。

    这就有点像多米诺骨牌,人使出的力必须从第一块牌传导到最后一块才算成功。

    因此,张宝荣认为,如果孩子能够辩认出牌上的颜色、数字,或能认出记者写的文字,那应该是有光漏进了蒙眼的布条、眼罩或毛巾等,因为“光投射到视网膜上”,是人要看见东西的第一个步骤。

    张宝荣还提到,间脑中的松果体因为可以感受环境的光照变化,从而帮助人体调节生物钟,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人的第三只眼”。

    但这个“第三只眼”的功能也仅此而已,它并不能直接“看见”事物。

    ●到了12~16岁,间脑就会钙化关闭?

    如果身体健康,间脑不会消失也不会钙化

    引自培训机构宣传材料:“当孩子的大脑在12岁左右发育成熟后,间脑随之开始进入退化期。表面重要细胞在12~16岁之间开始慢慢钙化,一般16岁之后就完全关闭,永远无法开发了。”

    张宝荣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在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人脑的任何实质部分都不应该出现“钙化”的情况,而医学上关于间脑更没有“关闭”这种说法。

    “从我们已知的科学理论看,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等,它们各自掌管着不同的功能。”张宝荣说,这其中不乏有调节体温、饮食、睡眠等一个人生存必不可少的功能。很显然,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且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功能,因此“人类已久不使用间脑”的说法实属荒谬。

    至于“钙化”的说法,张宝荣说,12岁左右,人脑神经网络基本结构发育成熟,但要说成熟后间脑就开始钙化或退化,是极不科学的。

    临床上仅偶尔会在苍白球或脑室脉络丛有非常少的点状钙化,没有大碍;但如范围较大的钙化,那肯定有神经内分泌出问题了,如果整个间脑位置的器官都开始钙化,那这个人肯定是生病了,有可能会失眠、内分泌失调、甚至变傻等。

    本报记者 冯怡

    教育专家

    家长先问问自己

    参加培训的目的

    儿童教育专家同样不认同“间脑开发”的教育理念。

    来自台湾的儿童教育专家刘骋说,类似“间脑开发”的培训课程,多年前就在台湾出现并流行过,但经过市场的检验,并没有成气候。

    这种培训到底对儿童成长有何益处,刘骋也持保留态度。

    “我认为,家长在选择培训项目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想要通过培训达到怎样的目的?”

    换句话说,市场上大多数培训机构,包括湖州这家在宣传“间脑开发”时,通常会选择让孩子表演“蒙眼识字”,但具备这样的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多大帮助,谁也说不清或者说“看不清”。

    举个例子,“间脑开发”据说能培训孩子的记忆力,但公式背得滚瓜烂熟是不是就可以解好数学题,单词背掉几本书是不是就可以学好英文?很多时候,天花乱坠的宣传语已经让家长忽视了,自己想通过培训,让孩子获得哪些方面的进步。

    面对各种儿童教育课程,刘骋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1、 了解课程背后的教育理论,从而判断是否科学,是否被论证正确有效,是否适合孩子;

    2、 了解这套教育理论的创始人,看看这个人的背景和资质,他是否在这方面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3、 了解自己的诉求,了解课程能带给孩子哪些切实的改善和进步。

    本报记者 冯怡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