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解析张艺谋“牵手”乐视之谜 行业格局难改

2013-06-06 10:12:0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自从与新画面公司分道扬镳之后,张艺谋的去向一直是个谜。5月28日下午,这个谜突然揭开。在乐视影业以“开启”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乐视影业CEO张昭宣布,张艺谋成为乐视影业签约导演,并担任公司艺术总监。现场张艺谋与张昭紧紧握手,组成了“新二张组合”。

    “国师”张艺谋选择的新东家乐视影业是一名行业新兵,并有互联网背景,这让业内人士大呼意外。张艺谋与张伟平的“旧二张组合”,曾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如今,年届63岁的张艺谋与乐视签约长达15年,其艺术生涯的余生或在此度过。人们期待,他和张昭的“新二张组合”,能为中国电影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小马、万达缘何错过张艺谋

    与张伟平分手的一年多来,张艺谋风波不断。2011年底《金陵十三钗》上映后,他与老搭档张伟平闹不和的消息开始在坊间流传。去年8月23日农历“七夕”前一天,张伟平突然通过网络媒体正式宣布,与合作16年、拍了11部电影的张艺谋分道扬镳,“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多年老友就此彻底闹掰。此后,他又痛批张艺谋种种不是,直指张艺谋工作室是“不合法”的“皮包公司”,并称周冬雨、窦骁、倪妮等人的经纪人无上岗资格。

    虽然张伟平多次炮轰张艺谋,但老谋子始终不露面回应。但他离开新画面之后,立即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国内多家电影公司纷纷与其接触,意欲揽入旗下。先是传出张艺谋由老友刘恒牵线,与小马奔腾影业合作,签约费过亿元。后又传出他加盟万达影视的消息,签约费更是高达两亿元,并将成立“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声称要与好莱坞合作拍大片。但这些传闻一一落空,并没有真正落实。直到上周,张昭突然宣布,张艺谋已加盟乐视影业。

    在国内民营电影公司中,小马奔腾、万达影视、乐视影业都是新起之秀,但为何前两者与张艺谋未能达成协议呢?“近年来,小马奔腾的电视剧运作良好,电影方面还跟吴宇森、宁浩、张一白导演都有过合作,上市只是早晚问题。”据知情人士、编剧苏健分析,张艺谋拍片肯定会赚钱,但他的加盟费那么高,摊入电影成本后未必会赚钱,小马奔腾应该对此有过谨慎算计。

    背靠万达集团的万达影视应不缺钱,完全砸得起张艺谋的天价加盟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并不一定需要张艺谋当招牌。“万达是大集团公司,决策手续特别麻烦,假如张艺谋加盟,他的创作自由度未必有那么高。”影评人木雕禅师认为,万达还收购了美国院线,未来很可能直接跟好莱坞导演合作,而且,他们已经和金牌监制、导演陈国富达成合作。而老谋子过去在创作上受够张伟平的干涉,单飞后自然更看重创作自由和话语权,万达并非他的最佳选择。

    对于张艺谋加盟乐视的消息,小马奔腾常务副总裁郭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惊讶地说,她也是看报纸才知道的。她还强调,“小马奔腾和张艺谋导演肯定会有合作,但也许不是外界揣测的签约模式,更多的还是单片合作的方式。”该公司与张艺谋的合作不会因他加入乐视影业而中断,合作拍片的计划还会继续商讨,文艺片或商业片都会有合作,但“要看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至于万达影视,他们表示正在筹备新片《警察故事2013》的发行工作,对张艺谋加盟乐视一事不愿再谈。

    乐视平台、股份吸引老谋子

    由于张艺谋的加盟,乐视影业公司突然为大众所知,CEO张昭更是成为焦点人物。乐视影业位于东四环,张昭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桌椅十分普通,颇能看出一家公司创业时期的俭朴。虽然此前不为公众所熟悉,但他在业内并非无名之辈。张昭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获得信息科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因受到张艺谋《红高粱》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赴美深造,获电影制作专业硕士学位,他所执导的电影作品曾获得奥斯卡奖学生作品提名。

    前几年,张昭加盟光线传媒,帮助王长田打造光线影业。今年上半年,光线影业实现票房大爆发,张昭当年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如果说张伟平是个土大款,那么,张昭便是“海归”职业经理人,深谙中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正是这一点让他赢得了张艺谋的欣赏。张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当初他和张艺谋接触并非冲着商业合作去的,俩人只是偶然在一个私人场合遇到,聊了很多有关电影行业的事,谈得非常投机。

    “乐视从互联网角度进入电影行业,张艺谋对此很感兴趣。我是从搞艺术变成做企业的,他问我怎么看这个行业。我前年离开光线影业,他问我为什么要离开。我说电影产业面临升级换代,早点出来投入互联网行业,让电影产业进入互联网时代。”张昭透露,张艺谋貌似很老派,其实他经常在网上“潜水”,对电影产业很有远见。二人还谈到中国电影如何走进国际市场、如何培养新导演等问题,张艺谋的兴趣都很高。他还送给张艺谋一本《电影》杂志,里面有他长达18页的封面专题,张艺谋认真读完,对张昭有了更深的了解。

    两人迅速达成共识,只用几十天的时间,就敲定了合约。“事情聊透了,合作就变得很简单。我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乐视要给张艺谋多少钱,他给乐视拍多少片子,不是这么个概念。”张昭笑着说,最近外界传闻乐视付给张艺谋三年两亿的天价加盟费,并不符合事实。不过,乐视确实给了张艺谋顶级加盟费,具体数字他不愿透露。在张昭看来,他与张艺谋的合作,更符合张艺谋所说的“专业合作模式”。

    张艺谋在上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暗讽之前与张伟平的合作,属于“长期无序不规范合作模式”,并肯定此次新合作更为专业规范。张昭则称,“乐视是一个平台,这次是导演跟平台合作,而不是‘新二张’,不是谁替代谁,只是我恰好也姓张。张艺谋要是想找钱,他不需要跟我合作,他要找的是一个平台。”张昭表示,以前跟很多导演合作过,但没有一个能像张艺谋这样在企业战略上进行合作。在张昭的企业战略中,无疑包括乐视影业未来几年的上市计划。他坦陈,乐视影业上市后,张艺谋作为重要员工,肯定会获得相应份额的股票。

    重点开辟三四线、海外市场

    张艺谋“闪婚”乐视影业,签约长达15年,双方合作的内容相当广泛。张昭解释,张艺谋是个导演,电影是彼此合作最主要的项目。“很多电影项目在计划中,各种类型题材都有。他喜欢动作片,以后会拍动作片。他还对有人文价值的片子感兴趣,还会跟国际大导演合作。”他说,目前具体影片项目还不是特别成熟,将会择机公布。据他说,张艺谋有望跟斯皮尔伯格合作,拍全球化的电影。

    自《英雄》之后,张艺谋的大片在海外市场口碑不佳,他一直耿耿于怀。业内人士猜测,他选择与乐视影业合作,也是看中了后者在与好莱坞合作方面走在了国内其他电影公司的前面。“中国电影市场越做越大,但国产片一定要走出去,这也是我们合作的重要战略,让有中国元素的电影成为全球化的电影。”张昭并不讳言,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海外市场没有获得成功,是因为新画面并不了解海外市场。而乐视影业与好莱坞成功合作过《敢死队2》,在海外还有研发机构,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研究如何讲故事、传播价值观及市场运作。

    除了觊觎海外市场,张昭觉得,与张艺谋合作还可以推动乐视影业在国内的战略布局。“你去三四线城市问一下,观众可能不知道郭敬明,但肯定知道张艺谋,他在低端市场也有巨大的影响力。三四线城市最近开始起来了,这也是乐视影业的重点布局,张艺谋的电影会开辟这块市场。”张昭信心十足地表示,同时,借助乐视网的视频平台,张艺谋的作品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包括他的电影、歌剧、实景演出等,能把更多网民带进电影院。

    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艺谋还特别感谢乐视高层对其创作自由度的宽容。张昭表示,自己和张艺谋搭档,更看重专业分工,导演、制片人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谁也不去干涉谁。“我很欣赏他回归拍摄文化含量高的影片,互联网时代,电影不仅要有娱乐性,更需要社会性。《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的社会性,谁没有过青春、梦想呢?”但他也强调,张艺谋以后拍片,不分文艺片、商业片,都以观众为核心。

    张艺谋签约乐视影业的另一个身份是艺术总监,这是公司新设的一个职位。这个职位看起来很含混,因为圈内既有挂名不干事的艺术总监,也有陈国富这样曾经对华谊兄弟起到重要作用的艺术总监。对此,张昭解释,张艺谋担任艺术总监,主要是培养青年导演,通过“乐视艺谋视频基金计划”,发掘新导演。“张艺谋为青年导演站台,给他们提建议,但不一定做监制,更多地是与青年导演分享他的经验。”他笑称,有了大师加盟,乐视将会签约更多年轻导演,而张艺谋的女儿张末也将是其中之一。

    艺谋牵手乐视难改行业格局

    张艺谋、张伟平的“旧二张组合”,曾经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但其合作模式弊端重重。“当初新画面公司只做张艺谋一个人的电影,完全不按照正常公司运营。这个模式过于简单,还停留在作坊式阶段,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浩东说。在业内看来,“旧二张”没有合同约束,讲哥们义气,让张艺谋多少吃了亏;“新二张组合”主要是为了利益,分割得更加明确。

    对张艺谋而言,苏健认为,他将从乐视影业获得充分的创作自由度,在较新、较小的公司也更易获得话语权。另外,他觉得,张艺谋加盟乐视,也相当于把人生品牌打包,等公司上市后折换成股票就可以退休了。对乐视影业而言,投资张艺谋未必有高额利润,但公司将来要上市,需要他这个大品牌,还能提升乐视集团网络视频、超级电视的产品知名度。

    从合作方式来看,这非常符合乐视集团“概念营销”的一贯作风。5月28日宣布张艺谋签约的新闻发布会,恰逢乐视遭遇与夏普的“合作门事件”而被深交所紧急停牌,显然不是意外巧合。次日,乐视复牌,股价仅小幅下挫,似乎是与张艺谋合作的好消息发挥了作用。“乐视网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视频网站,每过一阵子就要宣传一阵,这是营销策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但光靠“噱头”难以持久,乐视跟张艺谋合作,下一步必须做内容。

    张艺谋加盟乐视,提升了乐视影业的重要性,使其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未必有那么大。“跟《英雄》时期相比,中国电影市场变化太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导演崛起,张艺谋举足轻重的位置已不复存在,不太可能改变国内电影公司的整体格局。”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说,张艺谋加盟乐视,对互联网以及网络视频行业也不会带来太大影响,毕竟一个导演改变一个行业,可能性太小了。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已年过六旬,创作高峰阶段似乎已成为过去,能否与张昭一起开启“互联网电影时代”,也让人持怀疑态度。不过,张昭自信地说,国内外很多大导演的重要作品都是60岁以后拍出来的,很多高龄大师还在工作。“一谈到创作,张艺谋的精力甚至比年轻小伙子还旺盛,未来十年肯定还会出重要电影作品,一定会开启新的电影时代。”不过,很多业内人士觉得,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关键还得看张艺谋能否拿出重要作品。

    记者观察

    艺谋谋艺谋未来

    近半年来,徐峥、薛晓璐、赵薇等年轻导演出手不凡,接连创造票房奇迹,也让人看到了中小成本国产片崛起的希望。导演陈可辛甚至认为,中国电影进入最好的时代,过去的“大导演中心制”正开始瓦解。然而,从乐视高调签约张艺谋来看,内地电影制片人中心制仍未建立,大电影公司与大导演的合作,依然是最保险、最有噱头的方式。

    “大导演中心制”跟过去内地十年的大片时代分不开,大片都要找大导演来执导,年轻导演自然没有机会。内地民营电影公司也大多与大导演捆绑在同一战车上,大导演掌握着话语权,流行以导演为中心拍片,如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博纳与徐克、尔冬升,新丽传媒与陈凯歌等。这种模式自有其弊端,公司运营的好坏,主要维系在一两个大导演身上,风险系数很高。当初,张伟平的新画面公司更是完全围绕张艺谋一人经营,如今张艺谋出走,新画面陷入窘境。

    从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大导演中心制”迟早要离开历史舞台,“制片人中心制”更符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运行得就很成熟,导演主要负责拍片而已,制片人则负责一部影片的全部产销流程,所以,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般都让制片人登台领奖。现在,内地电影公司也认识到了“大导演中心制”的不足之处,开始培养年轻导演,跟不同的导演合作。其中光线影业最为突出,不依赖某个大导演,转而扶持年轻导演,这半年取得了瞩目的市场成绩。

    但张艺谋、冯小刚等大导演的品牌价值,仍然要超过新崛起的年轻导演。单论一部影片的票房,他们没能超过徐峥、乌尔善,但长期累积起来的个人品牌及市场价值,使他们比后者更为可靠更为安全。即便张艺谋在国内电影市场上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他的作品基本上都能保证盈利,对缺乏电影代表作的乐视影业来说,签下张艺谋可谓毫无市场风险。

    跟“大导演中心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张艺谋更看重乐视的新媒体平台,而不只是找家公司合作拍片。张艺谋所说的“回归”,显然不是要回到拍《活着》、《秋菊打官司》的艺术片时期,而是想拍兼顾商业和艺术的片子,并寄希望于新媒体能为自己开拓最大的价值,不仅要谋艺术还要谋未来。这一点确如张昭所言,老谋子深谋远虑,绝不只是一个埋头拍片的导演,对产业发展有长远见解。张昭认为,张艺谋与乐视合作并不是“大导演中心制”,而是“观众中心制”,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这也不无道理,从新媒体角度来看,他们的合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制片概念。但张艺谋能否通过新媒体蹚出一条新路,尚须拭目以待。

[作者:左盛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