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州民工子弟小学辛苦“求名分”奔波十多年无果

2013-06-06 07:57:03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字号  

  低调“办学”

  再报道,这些问题也解决不了

  没有办学资格证,挡不住春笋学校的名声和汹涌而来的外来务工子女。

  2001年,本地曾有媒体称之为“郑州条件最好的民工子弟学校”。

  因为一直无法申请下来办学资格,春笋学校受到了各家媒体的关注。本地报纸、电视台轮番报道,新华社也进行过采访。

  有人见他就调侃:“老杨,这几天上电视没?”

  他越来越谨慎,开始奉行“低调做人、关门办学”。

  从2008年后,他就很少再接受媒体采访了。其时,他已经办学13年,其间的弯弯道道早已摸透。“再报道,存在的这些问题也解决不了。”

  再有记者打电话,他基本上一概婉拒。他还给妻子交代,少说话,多做事,不该说的都不要说。

  春笋学校逐渐淡出媒体视野,依然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占着好口碑。

  后来,随着郑州市的政策逐渐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放开,公立小学可以容纳一部分学生了,但通不过考试的、插班的,依旧要来春笋学校。

  近几年,春笋学校的学生一直保持在几百人。

  杨万霖现在就干两件事:“重视安全,提高教学。”他安排了专人值班巡查,制定对老师的考核措施。当不再花精力去忙其他事,反而能心无旁骛。

  郑州市类似的民工子弟小学有20多所,校长们时常保持联络,这中间极少有人能办来证,现在也基本上都不提这事了。

[作者:记者李肖肖 实习生徐方方/文 陈亮/图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