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视野

利比亚混乱局面未见改观 无法收获民主“红利”

2013-05-15 11:02: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没有必要的秩序和安全,非但无法收获民主“红利”,就连民主的外衣也难保不被撕破

  利比亚战争结束已有一年半之久,但是这个国家的混乱局面未见改观。13日,班加西发生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伤亡。此前,利比亚民兵组织包围外交部和司法部,迫使国民议会通过阻止原卡扎菲政权官员继续担任公职的“政治隔离法”。

  “围困事件”的主角、利比亚民兵组织由内战中的反对派武装演化而来,政府无力对其进行管束。“政治隔离法”的通过表明,利比亚民主程序难以承受暴力冲撞,战争遗留的强悍之风渐成常态。

  去年7月,利比亚在战争废墟上举行首次选举。北约第一时间发去“贺电”:这场选举标志着利比亚在经过卡扎菲40多年执政后,向民主过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利比亚一人一票制选举高声欢呼,北约有多重用意:提醒人们别忘了北约是利比亚“民主胜利”的功臣,舞枪弄炮颠覆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是正确的选择。然而,面对利比亚不断加剧的乱局,北约又将作何解释?

  历史经验早已表明,实现“好民主”不仅是有条件的,而且有一定顺序。西方的政治变革,大体经历了经济发展、国族整合、实现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化进程四个阶段。知名政治学者李普塞特曾指出,经济发展、中产阶级壮大等与政治民主化存在正相关性。这实际是说“好民主”需要若干前提条件。对于刚刚结束内战的利比亚来说,上述条件几乎一个都不具备。那么,西方断定自己有能力创造扶持利比亚顺利踏上民主坦途的奇迹,凭借的又是何种理论?

  西方可以为形式上的民主欢呼雀跃,利比亚人民却实实在在地需要政治生活基本秩序和社会生活起码安全。没有必要的秩序和安全,非但无法收获民主“红利”,就连民主的外衣也难保不被撕破。

  “围困事件”期间,英国和美国迅速撤离驻利比亚使馆部分人员。撤出的灵活与对“民主信仰”的执着形成鲜明对照。不过,没有谁会为此感到意外,道理十分简单:西方国家务实得很,不会轻易为利比亚的“民主进步”冒什么风险。阿富汗、伊拉克也是美国树立的“民主样板”。为阻止种族和社区争斗,美国政客们会把军人们派到这些国家的街区巡逻吗?这是美国《国家利益》杂志高级编辑尼古拉斯·格沃斯杰夫的质问。这一质问包含应有的良知,也让“民主缔造者”难以坦然面对。

  “民主速成课”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靠强力手段“施教”更是有违国际关系道义准则。(钟声)

[作者:孔庆玲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