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梁建国筹资约1000万元到深圳做智能手机,但推出的五款手机只获得几百台订货。记者调查发现,今年10月成国内本土品牌市场销量的分水岭,从供不应求到库存积压,有的一线品牌库存或达百万台。
现象:物流公司称手机出货量急剧下滑30%
据业内消息透露,目前普通的国产手机厂商的库存都在10万台左右,而本土二线品牌库存则在50万~80万台之间,一线本土品牌则可能超过百万级别。而库存压力同样从物流公司得到认证。
一位深圳物流公司的老板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实物流行业从9月份就开始出现分化,9月份前,该公司每月的发货量达到1000吨,但9月份之后,总体出货量急剧下降了30%。该老板透露,昨日他们公司一天只发了35吨货,而此前一天发货量最高时候超过了100吨。
本报记者在一家本土手机公司看到,其仓库堆满了还没发出去的手机成品,该公司的负责人透露,10月份前几乎没有库存,手机一出来,马上就被拉走了,但现在由于库存大,公司仓库已经装不下,只好出钱放到物流公司的转运场。
而为了解决库存压力,一家本土手机公司把所有的行政人员全部派到全国各地进行“地毯式”销售,办公室几乎没有行政人员。
调查:从供不应求到库存积压
据悉,目前一块主板和屏幕的价格合计150元,开模费20万元,一般一款手机最少都要制造3000台,工厂才会接单,加上推广费等等,一款智能手机的起步价都要上百万元。深圳乐购手机公司营销分析师李阳对本报记者透露,以前做功能手机,一款手机从立项到最后面市需40万元,而现在做智能手机,“起步价”已经上涨到了200万元,即使供应链控制得很好,也要100万元。
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梁建国的案例是本土手机品牌从诞生到倒下的一个缩影,因为做智能手机的投资比做功能手机大很多,因此很多本土厂商无法快速推出新机,但市场供应关系变化巨大,一步迟,则步步迟,导致类似梁建国这样的案例不断发生。
杨群表示,今年10月份成了国产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0月前,只要有智能手机面市,就会被渠道商一抢而光,但10月后,整个市场突然发生了巨变,智能手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单核手机被双核手机取代,而且价格一再走低。
分析:重走功能机“老路” “红海”里拼价格
有手机厂商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以前每年过春节前就要打好招呼要员工过完节回来,甚至为了留住他们还得多给他们发一些奖金,但今年过完春节即使招不到人也不担心了,因为库存够消化一段时间了。
对于目前国内本土手机厂商出现的库存压力,杨群表示,除了少数几个知名品牌,目前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少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质化非常严重,与当年的功能机时代差不多:都是从方案公司买方案,找供应链提供主板、屏幕以及电池等,几乎所有的品牌最后拼的就是价格。
而在洋品牌的积压之下,众多本土品牌“一窝蜂”,上马各种款式智能手机却遭遇了库存压力,杨群表示,本土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仍没有摆脱“红海”战略。
案例:老板欲“淘金” 一千万打水漂
今年5、6月,正是本土品牌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转型的时间点,听朋友说南方手机生意好做的消息后,原本在湖北做五金生意的梁建国筹资约1000万元准备到深圳“淘金”。
由于有现成的方案手机公司,有供应链的关系以及代工厂,7月,梁建国在一个月内组建的手机公司成立,一个新的手机品牌诞生了。两个月后,梁建国的三款单核智能手机就生产出来了,而且整个市场形势非常好,“看到这种情况,我当时信心十足,心想这真是个赚钱的好买卖,比在家里做五金来钱快多了。”梁建国这样对本报记者说。但朋友建议应该和双核智能手机一起推,因为双核当时才刚刚开始。而由于无自有生产工厂、无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加上对整个市场变化的把握不够,原本计划11月推出的双核手机直到12月才匆匆上市。
上周,推出三款单核智能手机和两款双核手机的梁建国信心满满地开招商大会,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单核做低价,有双核做高端,可以“上下通吃”。然而,几十家渠道商不是将产品“一抢而光”,却是对产品不断压价,因为市场上已经出现众多国产双核智能手机,而且四核国产智能手机也成为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招商大会我都花了十几万,渠道商最后都只是订了一些手机作为样机,五款手机订货总共不超过500台,一千万打了水漂。”梁建国无奈地对本报记者表示。 文/记者段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