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 杨亭村的例子充分说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真正的国富民强,须守住“绿水青山”,将生态作为目标和出发点,向“美丽中国”、“美好乡村”进发。
12月5日,从安庆市区一路向北,不久便进入了此行的目的地。整洁的道路两旁是整齐收割的庄稼地和生机盎然的花木丛,青山绿水间点缀着错落有致的农舍。眼前的这个原生态村庄就是安庆市首届“最美乡村”、安徽“百佳生态示范村”——五横乡杨亭村。负责组织宣传工作的乡常委朱华兵对记者说:“生态就是生产力啊!现在杨亭村不仅把经济生产力搞上去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生态拉动经济 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村地处丘陵地带,限制了田地耕种和作业。”村支部书记杨凯说,“也想过招商引资,尝试发展工业,但工业进村势必会影响村里的生态环境。”
杨亭村拥有2700亩的山场面积,近年来,村里因地制宜,大胆发展起特色生态茶产业。如今600亩高标准有机茶园全面建成,其中无性系茶园500亩,所产的“龙山野茶”正逐步实现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茶场固定资产累计达1800多万元。
村里兴建了一座1000平方米清洁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创办了村集体茶厂,取名杨亭牌。2012年,集体茶厂产精品“龙山野茶”6000斤,产值突破15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70余万元。此外,生态茶林也带动了村里100多人就业,劳务收入已达50万元,茶忙时附近的农民也会过来帮忙,促进了农民增收。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20元,村集体收入达128万元。
“我们村产的茶叶那可是供不应求,很多客商提前就到村里收购。我们家以前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够家里的日常开支,如今有了茶林,我每天干七八小时,一年单务工费就能拿到1万多块钱,我们的生活富裕多了。”正在茶林里干活的50岁大姐严藕莲谈起茶林一脸兴奋。
此外,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民回乡创业,通过土地、山场流转引进了龙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企业,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给村民带来劳务收入达100多万元,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村里正筹划在茶林经济和花卉产业的基础上,打造生态旅游,村里人都已经开始运筹帷幄了。” 朱华兵说。
生态促进和谐 农民幸福安居
生态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不仅在经济上尝到了甜头,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让村民们津津乐道。
“要说世外桃源,那杨亭绝对是名副其实。村里差不多3000人,80岁以上的就有65人,90岁以上的还有5个人,现在最年长的还有一位95岁的老人;村里树木随处可见,20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很多城里人放假过节都喜欢往我们这跑,这环境好啊!”朱华兵说道。
几年来,杨亭村因地制宜,提出“三清二拆五化一风貌” 生态措施,借助“村村通”工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改卫生厕所、猪圈110户,改标准化厨房140户,改院90户,建沼气池120口、建垃圾池5处、清理柴堆60处,拆除低矮脚屋、茅厕、牛栏50处,部分村民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农民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器材,村庄房前屋后、路边田间都进行了绿化。杨书记一脸自豪:“如今村民过上了‘走水泥路、喝干净水、烧沼气灶、上卫生厕、用节能灯’的新生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12年,杨亭村结合农发项目投资80万余元,对奋冲、张冲、张祠3口当家塘清淤达14000立方米,新建塘坝四周护坡610米、排水沟250米。此外,村里还开凿了2口休闲垂钓鱼塘,新建2000米茶园休闲观光登山步道,修通了茶场3公里的水泥路。
从茶林回村的路上,茂林修竹处我们见到了72岁的老人谢凤莲,老人家热情地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自家产的茶。“我都在这生活一辈子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一年四季,空气都这么好!”
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村里加强了监管力度。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各村民组长及党员为骨干的护林小分队,加强生态林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加大对“青山白化”治理力度,对坟墓进行综合整治,还青山一片绿色;对古树进行登记、挂牌,由专人负责看管。本报记者 叶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