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部大片轮番上映,火了岁末的电影市场,周末排队的人群比早高峰挤地铁的阵势还要凶猛。几部热门影片看下来,却有一个共同的观影感受。无论是《一九四二》的民族悲情,还是《少年派》的奇幻场面,都无法在片尾字幕刚刚出现的时候,留住观众的脚步,字幕成了散场的信号,谁都没有将其当作电影的一部分。
缺乏留下来看字幕的耐心,被很多影视圈人士看作是观众素质的问题。旅居海外的人士也在网上列出别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指摘国人“中国式看电影”的“恶习”——“在日本的影院看电影,日本人一定要等到电影最后的所有字幕都放完,才起身离开,剧场也才慢慢亮灯。他们对我说,最后的字幕部分是所有摄制人员和协作单位的名字,看完是对他们的尊重”。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背后有着信号灯设置不当,行人路权缺乏保障等客观因素的话,那国人“中国式看电影”的背后也有着诸般无奈。
有人想要尊重电影的制作者,却无奈要在扫地大妈犀利的目光中,被盯出了放映厅的大门。影院的灯光也总在字幕出现的一瞬间,同时亮起,也许你还沉浸在《一九四二》结尾处,已失去所有亲人的老东家拉着小女孩,走上返乡路的悲苦之中。可亮灯的信号就像“集结号”一样,让所有人被推向现实世界。也许你还沉浸在《少年派》里老虎离去时瘦削的背影,可你却正如里面台词提到的那样“没时间好好告个别”。
究竟是什么催促着人们提早散场的脚步,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看电影”的现实呢?
恐怕这和中国人看电影的历史习惯养成有关。电影本来就是舶来品,国外电影院的建设和人们观影的历史沿袭也远远早于我们。即便到了今天,在美国看一部电影平均大约花费相当于法律规定的每小时最低工资,也就是6美元左右,而在国内则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于是,到影院观影,之于国内始终是个稍显奢侈的行为。
缺乏观影习惯的历史养成,再加上影院资源的缺乏,使得商家为了谋利而只能缩短间隔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增多排片场次,满足观影需要,这也导致提前亮灯,“驱逐观众”。
因此,不等字幕就散场的无奈,不能由观众素质论一力承受。改变“中国式看电影”,需要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需要影院资源配置的改变,更需要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 -刘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