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闻分析:美国能否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2012-11-13 16:02:0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华盛顿11月12日电(记者王宗凯 阳建)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尽管近年来有关美国非常规油气开发将推动国际能源格局转变的论断不绝于耳,但国际能源署对美国能源前景的这一预测最为乐观。

  支撑国际能源署论断的最主要论据是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增长迅猛,而其背后推手主要是技术进步和价格杠杆。

  页岩油气属于非常规油气,这种资源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开发的能源。直到近些年,随着业界将水压破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结合在一起后,页岩油气的开采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页岩气方面,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资料,美国页岩气产量在2010年达到5.0万亿立方英尺(约1400亿立方米),约占干气产量的23%,而在2000年页岩气产量比重还不到1%。美国政府认为,页岩气是美国天然气产量最主要增长源,目前已开采量仅占技术上可开发储量的1%到3%,到203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9.7万亿立方英尺(约2716亿立方米)至20.5万亿立方英尺(约5740亿立方米),约占干气产量的37%至60%。

  尽管美国页岩气开发前景颇为乐观,但页岩层之间差异巨大,储气层厚度最薄仅为22英尺(约6.6米),最厚达3000英尺(约900米)不等,岩层深度也从1000英尺(约300米)到15250英尺(约4575米)不等。因此,开采成本、所需技术和预期产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由于很多页岩气井都是2006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气井相对集中,页岩气储量预期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除技术进步外,美国页岩气近几年井喷式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天然气井口价格一直徘徊在每千立方英尺(约28立方米)2美元左右,但2000年以来天然气价格突然大幅攀升,到2008年已逼近每千立方英尺8美元。正是受价格驱动,美国页岩气产量才节节攀升。不过,到2011年天然气价格又降至每千立方英尺4美元,这可能导致美国页岩气投资开发速度减缓。

  在页岩原油方面,美国的开采活动才刚刚起步,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正逐渐转移至原油开采行业。从技术上说,开采页岩气与开采页岩原油并无本质区别,但页岩气与传统天然气基本相同,而页岩原油的品质却远不如传统原油,加工冶炼成本普遍更高。有业内人士分析,一般而言,只有当油价在每桶85美元上方时,开采页岩原油才有利可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早在1929年美国就已使用水平钻井技术建设油气井,早在1947年就应用了水压破裂技术,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开发页岩油气资源。

  另外,油田服务供不应求导致开采成本持续攀升,进一步限制了产能增加。一方面页岩油气开采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只有几家公司可提供水压破裂和水平钻井技术服务。

  尽管页岩原油产量能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仍未可知,但美国成为原油头号生产国的判断并非毫无依据。其实,美国一直都是全球主要原油生产国。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11年美国原油产量达日均565.801万桶,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位居世界第三位,约相当于俄罗斯原油产量的60%。但即便如此,美国也未必能摘掉原油净进口大国的帽子。美国2011年石油消费量是日均1883.5万桶,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原油产量超过俄罗斯,按照当前消费水平,美国石油产量仍难以满足国内需求。

  但是,国际能源署的预测还是几乎颠覆了关于国际能源格局的传统印象,甚至提出了美国能源独立的可能性,对此有两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推敲。

  首先,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非美国独有。美国很多非常规油气井都是以传统油气井为基础,使用新技术二次释放井下资源,并未新发现大规模油田。因此,俄罗斯等其他传统能源大国,拥有足够潜力提高非常规能源产量。

  其次,能源自给自足的论断需要更多数据支撑。国际能源署预测的前提是美国油气产量增加的同时,能源消费逐步下降。但这一判断忽略了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价格、美国经济增速等其他诸多影响能源需求与供给的变量。

[作者:谷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