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全球大视野下的“战略机遇期”
30多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来源于我们对国际环境的深刻理解、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提出“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等于从全球发展的大视野上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正确的历史方位。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更加扑朔迷离、更加起伏跌宕。从华尔街金融风暴到欧洲债务困境,西方发达国家遭受到数十年未遇的经济危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深层次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中东地区正在经历半个世纪以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烈度最高的政治洗牌和社会动荡;在一些地区和国家,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极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日益膨胀,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也有所抬头。
日益严峻的世界局势以及前所未有的周边环境挑战,是否意味着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会消融为一厢情愿的幻影?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战略机遇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这是因为,作出“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有两点重要依据:一是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二是寻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主流。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点依据依然存在。
如今,世界各大国之间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迫使它们不得不通过对话与合作而不是武力对抗的方式去克服经济危机。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作为政府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在西方金融、债务危机爆发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改革社保、控制通胀、推动环保等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热词”;和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要世界各国高扬和平发展的主旋律,“战略机遇期”就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希望。
当然,承认“战略机遇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唾手而得。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国家利益,主动寻找机遇、及时发现机遇、娴熟运作机遇、全力延宕机遇,将战略机遇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战略现实,转化为发展成果,转化为全球影响力。
其一,要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办好。聚精会神谋求发展,全心全意改善民生,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把中国建成繁荣、民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广泛、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我们思考和利用“战略机遇期”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在对形势进行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制定国际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外交方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其三,在全球层面,要更加有力地推动中美、中欧、中俄关系,强化与新兴国家的联合;在地区层面,要着力改善周边关系,开展全方位友好的外交,为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条件和周边环境。
其四,争取和维护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向世界说明我国和平发展的根本需求,同时通过我们自己客观理性的行动来展示,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睦和谐和平和美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针对西方对中国的“捧杀”,要加强国情教育,务必让国民保持冷静头脑,切忌盲目自满自大,继续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决不能中计上套。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