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见证大饼油条4分涨到1块3 老人晒54年来国庆账单

2012-10-01 11:03:00 来源: 扬子晚报 
字号  

  老账单细数历史变迁

  价格涨了32倍的“大饼油条”

  翻看贺星允老人的账本,你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开销。

  比如最小的一笔是,1975年4月25日,贺星允买葱花了一分钱。1972年2月,她给儿子买水果糖一粒支出了两分钱。其余,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洗澡花1毛2分钱、寄放自行车3分钱、租小人书用了8分钱等现在年轻人看起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一些开销。

  在老人家的账本里,最大的一笔开销是4.5万,那是2000年她为赞助儿子买房一次性的支付。

  给别人介绍她珍爱的账本时,贺星允老人也有自己的解读指标:大饼油条。她告诉扬子晚报记者,1958年,她买一副大饼油条(无锡人通常吃的早餐,用大饼包上油条,所以当地人常常称作“一副”)只要4分钱;60年代,一副大饼油条涨到了一角二分;70年代涨到了两角五分……

  而现在,在无锡的街头,最便宜的大饼油条也需要1.3元,较贵的有3元、6元不等,即使是现在最便宜的价格,与1958年时相比,也上涨了惊人的32倍。

  “肉以前是5毛4、5毛6一斤,现在要12块一斤了;大米以前只要1毛多一斤,现在超市最便宜的米也要1.99元。”贺星允表示,这50多年来,物价确实上涨的比较厉害。

  年度收支由三位数变成五位数

  而与之相对应,贺星允一家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她给记者展示了账本里记录的年度收支:1958年,她家全年收入为971.2元,支出为798.26元;1979年,她家的收入为1568.3元,支出为1003.97元;1989年收入为4560.44元,支出为1927.98元;2000年收入为30595.12元,支出为13705.18元;2004年收入为42549.36,支出为26533.78元……

  在贺星允的账本里,“好生活”一个最明显的指标是电器,上世纪八十年代,贺星允便花1181元买了一台空调,她是无锡市民家中最早装空调的那一批。几十年来,她家的电视机也换了好多台,最早的时候是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其后经历了红梅、黄河牌等,直到现在的大液晶。

  贺星允老人的账本堪称一座“富矿”,各项数字的对比解读,都指向这家人越来越好的生活。这20多本账册,经一个细心的家庭女主人填写之后,以其平民化的客观视角,完整记录了中国这50多年来的巨变。

  贺星允表示:“从我的家庭账本中可以清楚看到,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命运跟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点,贺星允举例表示,2002年1—7月,她大概统计,这7个月她们家的收入是10210.29元;而今年1-7月,这家人的收入是48249元,是10年前的4倍多。

  老人介绍,他们家的收入,基本上就是老两口的工资收入加银行利息,而总收入之所以上涨了这么多,主要就是工资上涨。贺星允翻看账本一笔笔核实,过去的10年间,仅她个人,就一共加了8次工资,为此,她由衷感谢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

[作者:王安宁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