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秋瑾丈夫墓被盗遗骨被扒?专家称墓主尚不确定

2012-09-05 09:08:00 来源: 三湘都市报 
字号  

   

  湘潭九华响水乡昭潭村烟山组,这处王姓墓葬被盗掘。 盛兆华 摄

  今日,本报新闻热线0731—84326110接到报料称,位于湘潭九华响水乡的一处墓葬被盗。湘潭秋瑾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认为,此墓系秋瑾丈夫王廷钧之墓及秋瑾的衣冠冢。当地文物部门表示,经推断,此墓系王家之墓,但系王家何人还待考证。

  【现场】

  盗贼炸开墓葬,掀开棺材扒遗骨

  这处墓葬位于湘潭九华响水乡昭潭村烟山组的一处山丘上,地处湘江西岸,离湘江不远,与湘潭昭山隔江相望。今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墓葬呈圆形,直径在5米左右,四周杂草丛生。

  这是一个用三合土夯筑的墓堆,已被挖得七零八落。其中,墓堆脚头的那一部分被人用炸药炸开。死者的棺材也被打开,灰白色的棺盖被掀翻,丢在零乱的土堆上。棺内被翻得凌乱不堪,死者的部分遗骨也被扒了出来,四处散落。对于盗墓贼的疯狂行径,围观者无不谴责。

  【研究会】

  系秋瑾丈夫墓及秋瑾衣冠冢

  湘潭秋瑾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湘光表示,被盗的这座墓就是秋瑾丈夫王廷钧之墓及秋瑾的衣冠冢。因王廷钧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秋瑾被称为“三夫人”,这座墓也被称为“三夫人墓”。

  刘湘光分析认为,之所以将王廷钧的墓称为“三夫人墓”,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当时的王家是湘潭名门望族,直呼王廷钧墓担心人家盗掘。其二,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英勇就义,王廷钧于1909年在湘潭病故。人们原本打算将秋瑾的遗骨运回湘潭和王廷钧合葬,但后来只取了她的一些衣物葬在王廷钧墓里。秋瑾的名气比王廷钧大得多,故称这座墓为“三夫人墓”。

  今年清明节,湘潭秋瑾文化研究会成员以及秋瑾夫家后裔一行,还曾到“三夫人墓”前祭扫,当地媒体曾做报道。

  【文物专家】

  系王家坟墓,主人待考证

  文物专家、湘潭市博物馆副馆长盛兆华赶到现场查看。“我们知道有这个墓,它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人盗过一次。”

  盛兆华介绍,这个墓葬立碑的年代比较早,但墓碑后来不知去向,当地村民也不清楚碑上刻了些什么文字。这是弄清墓主身份的最大障碍。因此,墓主身份、下葬年代都不好确定,对该墓未确定保护等级,也没能找到是否属于文物的证据。

  盛兆华介绍,通过走访村民、与王廷钧后人联系等其他途径,初步可以推断,这是王家的坟墓,但究竟是王家哪一位的,还有待考证。

  湘潭九华公安分局副局长贺海强表示,墓葬被盗属实,目前他们正在调查。

  记者 刘晓波

  常德连线

  挖土机下救出12座疑似战国古墓群

  1950年代至今,德山地区共发现近2000座古墓葬群

  本报9月4日讯 今天,记者从常德市文物局获悉,常德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建筑工地近日发现战国时期古墓葬群12座。

  8月22日,常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对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进行巡查时发现,有12座疑似战国古墓群正面临被挖掘机破坏的危险,考古人员随即对古墓实施了抢救性发掘。古墓分布较密,且埋得很深,平均距地表的深度有5-6米。每个古墓长约2-3米、宽约1-1.5米。

  “现在挖掘出来的东西主要是一些陶器,这种陶器主要是成套、成对的出现,比如顶灯胡豆盘勺仪,这是战国末期比较典型的一个器物组合。”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古墓群极有可能是一个家族墓群,并有可能是一个集中丧葬区。“根据出土陶器的价值可以推断,这是一般平民的墓群。”

  这是2006年以来该处建筑工地上第五次发现战国时期古墓葬群。在整个常德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共发现、挖掘了近2000座战国、两汉时期的古墓葬群。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德山地区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区。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