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西部穷省思变:甘肃借“丝绸之路”旅游搞活经济

2012-09-04 21:4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兰州9月4日电(记者 张道正)历时一个月的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日前圆满落下帷幕,甘肃省旅游获得了秋季大丰收。据相关部门统计,8月1日-31日,甘肃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6亿元。

  甘肃是个穷省,历史上,唐朝诗人王之涣吟唱“春风不度玉门关”,清代名臣左宗棠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到今天,甘肃有了长足发展,但还是穷,还是“欠发达”。

  2012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会”特别节目,在谈到赴任甘肃三个多月的履职感受时,王三运坦诚表示,甘肃现在在全国的几个重要指标上是倒数:倒数第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倒数第三是人均GDP,倒数第五是小康进程。“这个倒数一、三、五沉甸甸的压在我的肩上,压在我的心上,怎么改变这个现状?”

  穷则思变。说到改变现状的办法,王三运曾谈到了国家支持、争取市场等路径,其中特别强调了“自己实干”。在看到差距的同时,王三运也表明了对于未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他曾说:“实际上甘肃是非常美的,是非常有潜力的,资源非常丰富。只要我们把它整合起来推介出去,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关注它、参与它,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让一个崭新的甘肃、小康的甘肃展示在世人面前。”

  王三运所说的“非常美”的甘肃就是甘肃的自然生态,王三运所说“资源非常丰富”亦即甘肃的旅游资源。

  2012年9月3日,王三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采访时强调,文化产业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甘肃省正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强势转化,最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甘肃省支柱产业。

  王三运指出,甘肃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敦煌莫高窟、大地湾遗址、马家窑遗址等人文遗存遍布全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

  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目标,坚持走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增速超过30%,完成投资55亿元,吸纳就业21万人,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王三运指出,甘肃立足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正在申报创建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文化和旅游等经济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发展强势转化,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在保护和创新中实现文化资源永续利用,最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省支柱产业。

  “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是一次极好的尝试。由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这也是在被誉为中国地理缩影、华夏文明故乡的甘肃省举办的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旅游节。它几乎将甘肃所有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将甘肃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将甘肃产业的优势推介出去。

  据悉,在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甘肃省日平均接待游客43.55万人次,日平均收入3.2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6%和57%。本次节会共签约项目91个,项目总投资427.6亿元。现场签约项目58个、项目总投资353.2亿元。部分国内知名旅行社与我省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4A级以上旅游景区现场签订旅游市场开发、互送客源协议15份,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之间累计签订旅游市场开发、互送客源等合作协议3000多份,总协议、优惠金额达5亿元。

  诚如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所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重点。文化产业有低碳环保和绿色生态发展的本质特征,有拉动内需和促进就业的明显优势,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