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州晚报》5件作品获“赵超构新闻奖”/图

2012-09-04 07:45:05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观点】

总编辑纵议传统媒体新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博、论坛、手机报等新媒体崛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在这样的态势下,传统纸媒靠什么生存和发展,如何实现转型,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报人共同思考的问题。近几届中国晚协年会上,这一话题被与会总编辑反复探讨。

昨日上午,来自全国140多家晚报的260余名总编辑围绕“全媒体时代,平面媒体如何生存发展”的议题,各抒己见,畅议观点。

中国晚报的辉煌没有终结

中国晚协会长、《北京晚报》总编辑 任欢迎

任欢迎认为,全媒体时代,纸媒面临的竞争困境,并不能说明中国晚报辉煌时代已经终结,从发展的角度看,辉煌不会有终结,它永远是一个过程,新的辉煌总是层出不穷。

任欢迎分析说,中国晚报有着优秀的新闻人才资源,他们的职业性、专业性以及对新闻的把握能力,都是实实在在。新兴网络媒体搞新闻,同样需要这样一支专业新闻人才队伍。“目前传统纸媒所拥有的新闻人才资源,是任何一种新兴媒体都不具备的。”

在纸媒当中,任欢迎认为,与都市报比,中国晚报的发展历程较长,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晚报甚至比日报出现得还早,更比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得早。”他说,中国晚报在较长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国晚报第三个优势,任欢迎认为就是市场,因为中国晚报从诞生伊始就是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出发点,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任欢迎认为,中国晚报界具备这三大优势,也就具备了不会走向毁灭的条件。那么当下晚报的杀手锏是什么?任欢迎认为,晚报应发挥特有的人才优势,抢占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话语权先机。对于新闻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判断它能不能成为社会议论热点,然后第一时间做出强有力的反应,组织深层次的、系列的连续报道,并能判断出发展趋势。“任何产品都是有特性和个性的,新闻也不例外。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人家为什么看你的报道?因为对你有期待,因为你说得专业、深刻、权威,不仅仅只是报道事件。这就是话语权。引导话语权,需要一种综合控制能力和统筹能力。”

[作者:记者 石大东 李伟利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