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分众传媒求解新旧烦恼 下一条路是互动屏

2012-08-31 09:1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中国户外广告的领头羊——分众传媒,因将私有化退市而成为了本周的话题焦点。私有化退市似乎已经成了中国概念股的一种“潮流”。继今年6月份刚完成私有化并摘牌的阿里巴巴之后,分众传媒在8月13日晚间发出公告,也开始了他们的私有化行动。或许,对于刚刚遭遇了浑水突袭之后的江南春而言,做出此决定是为了让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走的更加长久,褪去纳斯达克的光环和干扰,潜心做自己的企业品牌。

  市场普遍认为,分众传媒的此次行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选择私有化或许和去年底浑水的突袭不无关系。

  从去年底开始,著名中概股做空机构浑水接连针对分众传媒发出研究报告,称其虚报L C D显示屏网络的数字,还在并购中故意地支付过高价格,并存在内幕交易等。在浑水的第一份报告发布之后,当时每股价格还在25美元左右的分众传媒跌幅一度超过60%,至15美元一线,市值损失蒸发逾13亿美元。后来分众迅速作出回应,并在众多投行和中资机构的力挺下使股价逐渐恢复。

  分众传媒的董事长江南春曾经直斥在美国的市场“越优质的公司跌越多”,却没人惩处“到处造谣联手做空基金恶意图利的人”。有市场人士认为,分众正是在这段多空对决后开始准备私有化的,如今发布这项行动,是因为分众的高层对美国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心灰意冷”了。

  对于浑水此前的报告,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日前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示,分众能够溢价退市,进一步证明了浑水质疑没有道理。另外,这次行动也刺激了其他同样有被做空经历的中概股。分众私有化消息发布当日,一度也被浑水盯上的新东方(EDU)股价大涨并创下被质疑以来的新高。

  分众的烦恼

  其实,除了外界的干扰之外,分众传媒还有自己的“烦恼”。

  分众传媒的成功来自它所开创的全新广告模式,即通过在写字楼、公寓、卖场中放置LCD屏幕进行视频或数字图像广告的循环播放,特别针对中青年白领、中高端收入及消费人群进行营销传播。

  江南春曾经这样评价这一模式:“分众抓住三个机会:第一是媒体从大众化向分众化、精准化发展趋势;第二是媒体时空改变,消费者生活多元化和碎片化;第三是媒体渠道化机会,我们发现当消费者处在比广告更无聊的时空时,广告就被人看了。”简单地说,大众无聊时间无处不在,而分众则致力于将无聊填满。

  虽然没人否认这一点,但是行业分析师对分众传媒统一的评价却是:“没有并购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分众传媒,而分众传媒也正是依托并购走上了股价的巅峰。”

  一年后的2006年7月,分众传媒的股价已较上市首日上涨了200%。

  在这之后,分众又先后收购了凯威点告与网络广告提供商——好耶,正式进入手机和互联网广告领域。在楼宇、电梯广告市场不能带来突破性增长情况下,分众开始尝试进入手机与互联网领域。2007年12月,又以昂贵的价格买下玺城,占领了卖场广告90%市场。至此,分众已经连续收购60余家公司,其资产与营收也因不断地并购而持续增长。其股价也在2007年11月达到65美元的峰值。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2008年开始,分众传媒开始感觉到“消化不良”。由于并购活动令分众的躯干快速扩大,管理运营成本快速增长,而运营利润与税后利润出现大幅亏损,业绩在2008年底陷入低谷。

  进入2009年后,江南春开始反思此前缺乏价值观的并购策略,分众亦进入整体业务调整与收缩阶段。直至,近8个季度以来,分众传媒的收入才重回稳定增长状态。

  除了“贪大”,团购行业的一蹶不振也给分众传媒的广告收入带来消极影响。分众传媒在2010年初,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广告收入几乎为零;不过到了2011年二季度,该数字则一跃达到了分众传媒总收入的11%,其中电子商务贡献力颇大,尤其是当年如火如荼争相“烧钱”的团购网站,成为分众收入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团购泡沫的破灭,今年一季度,分众的团购贡献占比明显下降,从2011年四季度的1%降至当季的0.6%。

[作者:潘达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