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小银行抢占理财市场 收益率下行成趋势

2012-08-03 15:28:00 来源: 人民网 
字号  

  央行自6月起连续两次降息,后续效应发力。近日,记者发现银行在升息揽储的同时,也纷纷抢占理财产品市场,中小银行更是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中小银行成主力军

  为了应对央行此前的非对称降息,多家银行为吸引资金纷纷上调存款利率。统计数据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一年期定存上浮8.3%至3.25%,其他执行央行基准利率;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10%至3.3%,其他等同“五大行”;其余中小金融机构,各类存款均上浮至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也成为各家银行的争夺对象。据普益财富7月30日发布的7月统计数据,截至7月25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总数为966款,产品发行量变化不大。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3755款,发行规模16.49万亿元,同比翻番;2010年突破10000款,发行规模达到7万亿元;而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只有不到6000款。

  中小型银行更是成为发行理财产品的主力军。惠誉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理财产品余额约为10.4万亿元,占存款总额的11.5%,与2012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国有银行减少了1万亿元的规模,而小型银行几乎增加了同样的规模。

  理财产品数量维持平稳,但受央行降息影响,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下滑,且银行之间利益分化大。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挂钩汇率、利率标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已从5.5%和6%上方下滑至4.75%附近。其中,国有大银行产品收益率下降幅度普遍较大,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5%。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8%和4.59%。

  收益率下行成趋势

  据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理财资金投资基础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率,二是管理费、销售费与托管费等与理财产品相关的费用。  

  “收益利率差距变化主要受制于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本身条件。”一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银行自身运行成本、利润、存贷比等方面都是考虑范围。银行收取的费用少,相对而言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惠誉报告指出,中资银行特别是小型非国有银行,快速扩大其理财产品业务是受到吸储竞争加剧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毛恩知则表示,中小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主要面临两个瓶颈:一是由于产品销售规模有限,代理销售保险和代为推荐集合信托产品引进较为困难;二是自行开发银行理财产品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

  至于理财产品近期前景如何,上述客户经理表示预期乐观,但惠誉在近期发布的《小型中资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风险上升》报告中指出,随着小型银行为吸引和保留储户大量发售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逐渐上升。此外,有业内理财分析师预计,降息效应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也已成趋势。

  有专家呼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不要仅仅将理财业务看作是中间业务的一类,更应该将理财业务看作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一个趋势性方向。未来商业银行要改变目前单一理财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 据国际金融报

[作者:孟欣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