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0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等日前撰文指出,中美走顺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需要破解“核心利益瓶颈”等五大难题。
2012年7月出版的《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一书在刊发了崔天凯和庞含兆撰写的《新时期中国外交全局中的中美关系——兼论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一文。
文章指出,中美走顺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需要破解五大难题:
一是战略互信缺失。
文章认为,中美不能说没有互信,但互信不足也是客观事实。中美是两个大国,都不会放弃各自深植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信仰、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坚定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彼此战略意图的判断如果“失之毫厘”,后果很可能将“差之千里”。
文章称,中国外交本质上是内敛型而非扩张型,是和平型而非暴力型。中方无意挑战美国的地位,更无意与美国争夺霸权。想当然认为中国想要挑战美国国际地位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在“重返”亚太过程中,美大力强化同盟体系、推进亚太反导体系、推行“海空一体战”、插手中国与周边有关国家分歧等,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想借此向中国和地区发出什么样的信号?不仅中方有疑问,地区国家也感到不安。如何让中方、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相信美国对华政策表述与真实意图之间并不存在“鸿沟”,是美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是核心利益瓶颈。
文章称,中国从不做有损美国核心和重大利益的事,但美国在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的所作作为难令中方满意。
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涉及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公开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但“八•一七公报”发表30年后的今天,美仍然在对台售武。那种认为将两岸分隔现状无限期延续下去对美有利的看法显然误判了两岸形势,摆错了台湾问题在美对华关系中的位置。在中美利益互融度日益深化之际,打台湾牌是负收益而非正资产,满足的是极少数人的利益,受损的是更大范围的中美关系,使美陷入更大战略被动。
文章认为,美方承认,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彼此的内部事务,以伙伴关系精神处理有关问题,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但美方在涉藏、涉疆、民主、人权等问题上时常公开指责中方,甚至发生公开插手中国内政的事情。显然,美国还有一些人念念不忘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
三是真正践行平等相待。
文章认为,平等不等于中国要与美国平起平坐、搞“共治”或者“分治”,而是要从心态上、行为上真正将对方视为平等的对话合作伙伴,多些换位思考,对等照顾到对方关切,处理双边关系的方式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而不是自视高人一等,并且任意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修改规则。
文章指出,中方一贯主张要以建设性的、照顾双方舒适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会轻率采取和发表处理两国关系的行动和言论,但在捍卫中国的独立、主权和国家尊严方面决不含糊。
四是贸易结构重组。
文章指出,中美存在经贸摩擦,事实上是中美利益互融加深的体现,是可以在中美关系不断成熟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法的。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更不能根据自己的内政议程强推所谓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中美都面临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的重任,通过寻找新的支点和平台,加快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对维护两国和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和增长至关重要。
五是在亚太地区真正实现良性互动。
文章指出,近期,在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了一些问题,中方并不是始作俑者,更不是施害者,而是受害者,被别人强加到头上。
文章称,中国从未将谋取地区主导地位视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也从未大张旗鼓地在亚太地区以意识形态划线。事实上,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而非美妙言辞来体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同舟共济的亚洲精神,睦邻友好政策给地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反,很多国家对美方在本地区力推冷战色彩浓厚的军事同盟建设、扩充军力等作法深表关切,认为这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地区主流民意不相符。很多熟悉中美关系的人士也很担忧,认为美太过强调军事范畴,而对其它紧迫领域投入不足;亚太地区没有国家愿意被迫在美中两国间作出选择。一些地区国家政要公开告诫美不要以冷战思维处理对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