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西部高考人数为何不降反增 异地高考呼声日隆

2012-06-08 05:40: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东部地区毕业生的多元化选择与中西部地区愈加激烈的高考竞争,使高考改革问题迫在眉睫

  高考日,全国90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开始人生关键的一场搏击。不过,与以往相比,这也许算不上是“搏击”了——高考生源逐年下降,高校扩招不减,加上保送、留学、自主招生的多元选择,通往大学的路似乎不那么拥挤。有人甚至断言,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高校甚至将面临生源不足的危机。

  据有关机构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8年的1050万人,到今年的915万人,4年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近140万。以上海为例,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仅5.5万人,录取计划为4.9万人,剔除部分不填报志愿和最后不参加考试的,在上海,“高考落榜”或许真的可以成为历史。

  但是,请不要忽略报告里另外一组有价值的数据——今年,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的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这意味着,当一些地区笑谈90%甚至可能是100%的高考录取率的时候,上述这些省份里,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这就是今天中国高考面临的现实:一方面,在东部发达地区,高中毕业生们的选择越发多元;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袤的乡村,孩子们仍然需要在每年夏季进行一场“鲤鱼跃龙门”似的激烈搏杀。高考的区域不平衡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中西部高考人数为何不降反增?一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在自主招生、保送、出国留学的竞争上先输了一截,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的人必然不少;二是,因为户籍问题,不少在大城市上学的孩子须返乡高考。对前者,需加大对中西部基础教育的投资;对后者,则需要进一步加大高考招生的均衡化。

  加大中西部教育投资是一项长期政策,需要可持续的制度保障;解决好招生比例的区域差距,恐怕迫在眉睫。有数据表明,2011年,北京大学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人,在北京却高达32.6人,而上海籍考生考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数的53倍。一直以来,“异地高考”呼声日隆,改革却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既是因为以户籍制度为名、画地为牢的高考模式保护了某些地域利益,也是因为高考涉及的面广而杂。

  既然我们把统一高考作为现阶段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就要追求和确保竞争的公平公正,这不仅顺应流动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能通过这种改革避免生源锐减高校面临的“生源危机”。

  可喜的是,从今年开始,北京、福建、山东等一些地区已经计划开始异地高考的尝试。教育部门也表示,鼓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我们期待这项“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有更好的突破和进展。

[作者:巫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