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留美学生遭枪杀引舆论震惊 被贴标签折射群体偏见(3)

2012-04-20 10:5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当地时间4月18日傍晚,南加州大学圣殿礼堂庄严肃穆的舞台上打出巨幅遇难中国留学生吴颖、瞿铭的照片,伴随着幽婉的小提琴声,近两千名师生代表与遇难留学生家属一起,悼念本月11日被歹徒枪击身亡的中国留学生。图为南加州大学校长马科斯·尼基亚斯(MAX NIKIAS)博士在瞿铭、吴颖遗像前长时间深深鞠躬。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安全事件频发 留学生成为“高危人群”?

  在两名中国留学生遇害事件余波未平时,当地时间4月18日凌晨,南加州大学附近的费格洛拉大街再次发生持枪抢劫案,一名枪手试图抢劫四名学生时,刚好被巡逻的校警遇到,并开枪击伤并逮捕了抢劫者。南加大校园地处犯罪率较高的洛杉矶中心地带。据美联社援引当地警方的数据称,今年以来已有4人在该区域被杀,而上一次南加大学生死亡案件发生在2008年。

  与此同时,同样在加州以及英国又接连曝出中国留学生被酒驾司机以及警车撞至重伤昏迷或致死事件。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短短两个月间,经报道的中国留美学生重大车祸事故就有4起,共造成5人死亡,多人重伤。由于留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细致入微的安全教育,加之年龄相对较小生活经验和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留学生已成为留学生已成为海外安全的“高危人群”。人数众多的留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受到舆论标签化的误解。

  与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头顶光环的境遇不同,当前的留学生或多或少被贴上了不学无术、生活奢侈的富家子弟标签。不可否认,在中国经济发展富裕阶层崛起与海外高校积极推进教育出口降低入学门槛的双重背景下,有部分留学生赴海外学习的目的和状态值得质疑。但也应看到,在这起震惊海内外的惨案中,部分网民在假想的背景下以冷漠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取代对同胞的关心、对逝者的尊重是一个成熟理性社会中不应出现的现象。

  面对此次留学生遇害事件,有海外华媒评论称,同胞罹难,国人本应第一时间对死者表示悲悯、对凶手表达谴责。遗憾的是,一些国内网友表达了相反的情绪。诚然,“宝马”、“留学生”这样的字眼组合在一起,颇易引起一些国人的不良联想,基于自身境遇或生活阅历,人们极易在某些“被标签化”群体遭受不幸时表现出加倍的亢奋与快慰。如果不能摒弃偏见回归理性,留学生群体或将面临海外安全形式恶化与国内舆论压力的双重伤害。(完)

[作者:刘郁菁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