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改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领域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本报从今天起开辟“深化改革 攻坚克难”专栏,并推出专版,集中深入宣传近年来我国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重要性紧迫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今天推出国企在改革中发展壮大的报道,敬请关注。
煤价上涨、电价倒挂,但电力央企丝毫不曾减少发电量,“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国有企业责无旁贷。”保供电、保供气、保供油、保运输……近年来,中央企业在做强做优的同时,更加注重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充分发挥了“共和国长子”的中坚和表率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但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大大增强。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位列“全球500强”的中央企业数量达到38家。中央企业承担了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占全国60%以上,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26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中央企业大力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互利合作,中国铁建、中国水电等央企发挥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争得了一大批海外项目。再不是负债累累、困难重重,如今的中央企业已是行业的排头兵、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
在“好”和“强”上狠下功夫,中央企业正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力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2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56家中央企业得到了93项奖项,“嫦娥一号”、高铁、4G标准等更成为央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主动出击,核电、风电、电动汽车等设备制造以及产品研发,达到或接近全球领先水平。
“谋发展,央企要争一流。承担社会责任,央企同样要作表率。”“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涉及粮、棉、油、肉、盐等产品生产供应的中央企业,全力服从中央宏观调控的大局,保障市场供应,维护重要民生产品的价格稳定。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央企业总是冲在前头。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电力电网、石油石化、航空运输、建筑施工等央企挺身而出,发挥了关键作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设施保障,处处跃动着中央企业的身影。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充分证明了党中央作出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勇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将继续深化改革,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为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做出更大贡献。(记者白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