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今年在建保障房1700万套 融资瓶颈如何突破?

2012-03-29 12:12:00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解决缺口需创新投融资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成员张鸿铭认为,财政投入不足需要逐步解决,但是作为需要巨量资金的住房不动产建设,财政外资金的运用总是要占很大的比例。可是,市场性融资来源天然地对住房保障不感兴趣。保险基金、银行贷款、信托基金等资金都追求盈利,对住房保障要求的低成本融资缺乏内在的热情。舆论宣传的保险基金、银行贷款对于个别保障项目的贷款方便和优惠,只是示范,没有普遍意义。加上现有规章仍将住房保障工程融资视同于商品房开发融资对待,融资门槛仍然很高,使市场融资变得困难。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称,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已改制为上市公司,单纯依靠商业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是不可行的。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公共租赁住房贷款规则加以改进,以财政贴息为支撑,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经营的低息贷款制度。公共租赁住房贷款利率,以基准利率为基础,将部分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调整为公共租赁住房贷款的贴息资金。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又能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扩大公共租赁住房贷款规模。另外,还要争取信托资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资金以股权式投资的形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称,去年上海通过各方筹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企业融资困难。2012年上海还将继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争取国家金融主管部门支持,力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投放,以及利用银行间市场发行保障性住房中期票据等方面有所突破。

  张鸿铭建议,还可以考虑以住房公积金等大资金为基础,建立一个住房保障的主力融资渠道——中国住房保障银行,一方面吸收资金使住房保障得到一个基本的融资支撑,同时也可以以优惠的贷款利率服务于住房保障,降低住房保障的融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齐骥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央将出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各地也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灵活运用资本金注入,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和运营当中来。(记者 魏宗凯 叶锋)

[作者:张慧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