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没医生老人天天怕
相比任飞的淡定,81岁的陈桂英很害怕。
患有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她,住了3年养老院,晕倒过3次,两次被送去急救。
她所住养老院的医疗室没有医生,只有两名“90后”的护士,除了注射和简单的护理常识,对于老人各种常见病,并没有太多了解。
陈桂英每天都在担心,怕自己哪天晕过去再也醒不过来,怕下一个抬出养老院的人是自己。她说,如果老人突然发病或病情严重,“急救车还没拐进胡同,人可能就不行了”。
这家养老院的副院长坦言,对于民办养老院而言,能设医疗室已很不容易,“根本招不到医生。”这种情况下,养老院能做的只是仔细观察老人,“一有问题赶紧联系家属”。
住在公办养老院,75岁的牛正立时刻随身挂着尿袋。患有严重肾病的他也盼着养老院能有医生,“我就能少受点罪”。每天晚上,护工会把接尿器草草地绑在他身上,“很不舒服”。有时候感冒了,养老院的护士只告诉他不要出门,“多盖一床被子就行了”。
北京400余家养老院中,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医疗条件达不到,不少养老院拒收不能自理的老人。而一些接纳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院也往往和亲属签协议声明,如果老人病危,亲属必须接走。
据2011年北京市政协调研数据,北京七成养老机构无医疗服务,而全市患有各种疾病的老人超过96%。
朝阳一家民办养老院的老人比较幸运,因为有郭俊这个“好人”。
郭俊退休前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心血管病专家。退休后,她开着奥迪来送母亲到这家养老院。眼前的医疗条件让她很吃惊,200名老人的养老院里,只有一个学中医的小姑娘,且对急救知识一无所知。
之后,医院的郭主任变成养老院的郭大夫。没有医务室,筹建医务室,没有医保(老人用医保在养老院吃药看病),联系医保。
两年中,至少10位老人被从死亡线拉回。在家属和120赶到前,郭大夫一次次延续着老人们对生的留恋。
郭俊希望更多医生能走进养老院,但刚毕业的医科院校的学生都不愿来,“更别说有经验的医生”。郭俊还想过发动退休的医生,自己曾经的一名同事看过养老院的情况,离开后给她打电话,“你怎么能待得下去啊?我宁可去幼儿园看孩子,最起码看到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