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汽车买卖骗局全揭底 让汽车李鬼无处遁形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21 15:17:00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3·15

  特别策划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尧

  图/东方IC CFP

  刚刚过去的3·15消费费权益日,让各行各业的一幕幕黑手与陷阱再一次曝光在阳光之中。

  根据2012年央视3·15晚会收到的各类线索汇总统计,在投诉量排在前十位的消费领域中,汽车类投诉排名第三。

  不少商家、销售员根据一些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甚至对所选购车型缺乏了解这一弱点,往往设下骗局。而消费者在踏进这些陷阱后,往往轻则损失部分金钱,重则连车都拿不到。

  消费者应该认识到,购买汽车作为一种大宗消费,在现在监管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从销售、售后、维修、保险等各个汽车相关环节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骗局。

  但是,只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与汽车基础知识,就不会被少数用心不良的商家钻空子。

  因此,本次记者专门对关于汽车的各种常见骗局与陷阱进行大揭底,让广大消费者在购车之前提前有所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练就火眼金睛

  识破二手车骗局

  现状:新兴市场充满前景

  问题:缺乏标准与监管

  随着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开始白热化。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新车销售的利润越来越薄。而按照发达国家汽车行业过去的普遍发展规律,二手车交易规模最终会超过新车的交易规模。据了解,2011年美国的新车销售是1200万辆到1300万辆之间,而二手车接近4000万辆,二手车交易的数量是新车交易的3倍多。

  当然,中国的汽车商家也看到了二手车交易的市场前景。去年,我国二手车的交易量在450万辆左右,新车销售则达到1851万辆;2012年二手车有望实现销售500万辆。这也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有很长的成长期,二手车市场远未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早在2004年,国家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就鼓励二手车经营主体多元化。在巨大的成长空间的吸引与政策的鼓励下,二手车经营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例如,向私人购买、到二手车市场购买、二手车拍卖、二手车置换、品牌二手车公司等等。就在最近,还出现了一种第三方中介的二手车中介商。具体模式是,网商在网上发布二手车信息,约请买卖双方到实体店见面看车谈价,当交易成功后,网商收取服务费。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提高二手车交易的透明度,避免二手车中介商为了赚更多的差价而产生各种暗箱操作。

  问题:缺乏标准与监管

  虽然现在二手车交易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仍有许多问题出现,阻碍着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二手车交易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赚取差价。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二手车商则两边想办法,一边向卖车人拼命压价,而另一边则向买车人隐瞒车况,极力提高车价。而在这过程中,消费者很难获取与车辆相关的必需信息,包括车辆的合法性信息、维修信息等。

  由于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管理,没有评估机构参与,行业之间内部相互压价,交易中二手车价格低评低估现象相当普遍。不法车商采用的欺骗手段也十分多样,如修改公里数、隐瞒车况、翻新高卖等。再加上一些消费者对汽车认识不深,警惕性又不足,很容易跌入不法车商的陷阱。目前,要规范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要从方方面面去建立与完善,如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核定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调整二手车交易增值税征收方式等。此外,消费者在买二手车时,也应该自己保持警惕,并学习一些基本的分辨识别技巧,既可以提高鉴定车辆的能力,也可以尽量避免踏入陷阱。

【 作者:陈鑫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