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艺术教育冰火两重天 难道只有与升学挂钩才有出路?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0 18:23:47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资料图:2011年12月31日,北京市三十五中的同学们在“志成杯”学生艺术节才艺展演活动中进行民乐表演。 新华社发(万象 摄)

    资料图:1月29日,考生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考点参加美术考试。当日,2012年安徽省省外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拉开帷幕,300所院校将进行长达25天的专业考试。据悉,安徽今年约有4万名学生参加艺考。 新华社发(沈乡 摄)

    美育的改革方向是培养真正会生活的人

    近年来,教育部和不少省份都加大了对美育的重视力度,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如浙江省在去年的30所高中试点基础上,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省高中全面施行课改方案,增加艺术等选修课,并将高中选修课程纳入高考招生改革的评价体系。

    此外,教育部也正谋划一个“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将出台一个包括德育、体育、艺术在内的一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计划在今年启动的省域艺术达标改革试点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该项改革措施要求以省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中学强制性规定每周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时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均等、公平地接受相应的美育教育。在升学体制中,也要体现和添加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成果评价。

    “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人格健全、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乃至一个人一生的愉悦感、幸福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登峰说。

    有学者指出,美育课程“缺斤短两”、被挤占的状况可以通过升学的指挥棒调整,一些省市也正在做尝试。但也有人担心,若课程机械化、同质化,过多地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并非带领学生认识艺术所传达的美感、创造力,则可能给一个民族和一代人艺术水准的提高,带来致命的打击。

    “美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学者所说的美育课呆板,实际反映的是教师的问题。所以接下去我们将着重研究教师如何能在美育教学中体现创造力。”鲍学军说,未来美育课的内容和形式将有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办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快乐和走向成功的教育,应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以艺术教育为代表的美育并非只是会唱歌、懂美术这么简单,它和德智体一起,是健全人格、提升个性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作者:黄锐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