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大别山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农民忙一年勉强温饱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0 14:16: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瞭望》:大别山区 走向春天

  正如时下的季节,走过冬天,春天的气息已迎面而来。在这大山深处,最不幸的人也未丧失他们的希望,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大别山区身上一向有两个著名标签,一是“红”,二是穷。

  以大山腹地、皖西边陲的金寨县为例,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参战,贡献了1万多革命烈士和59位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淮河水患,国家在金寨县境内兴修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三个经济重镇和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10万群众移居深山。

  近年来,作为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区,金寨又不得不牺牲库区旅游、水产养殖、矿产开发、乡镇工业等优势产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龙年春节期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大别山区看到,由于中央支持和地方努力,这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部分地区仍未能摆脱贫困。2011年中国宣布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后,金寨和同属皖西的邻县岳西贫困人口从约12万扩大至33万,加之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但正如时下的季节,走过冬天,春天的气息已迎面而来。在这大山深处,最不幸的人也未丧失他们的希望,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不幸与幸运

  冬日,山区的白天格外短,到达金寨县古碑镇司马村,还不到下午5点钟,天色就已暗了下来。

  即使如此,走进苑德铁临山而建的家,屋里的漆黑一片还是让人有些不适应。苑德铁打开了屋里的白炽灯,“一般这个点我们在屋里不点灯,可以省点电费。”说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浮出一丝羞涩。

  和一般人相比,苑德铁无疑是不幸的。一大家子的担子都扛他一人身上,妻子和一个哥哥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未成年,另一个哥哥和嫂子车祸去世后还给他留下一个需要抚养的孤儿。

  发黄的灯光下,土墙灰瓦显得昏暗,黄泥地面有些潮湿,堂屋里杂乱地摆放着一些家什器具,最值钱的是一辆已经骑了多年、满身泥土的摩托车。在山区,这是村民走出大山最重要的工具。

  堂屋的东边是苑德铁的卧室兼厨房,一张床,两个土砌的灶台,屋内堆起近一人高的木柴,兼做饭和取暖之用。

  到了晚上,苑德铁还要把家里养的猪仔牵进来,让它与主人同睡一屋。尽管屋外另有猪圈,但猪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硬通货”,搁在外面,苑德铁不放心。

  过年前,他把家里以前那头肥猪杀了,一半拿到街上卖了,一半留着过年,犒劳自家过去辛苦的一年。

  除了养猪,他家仅有1亩多地,主要经济来源靠他在周边打打零工,一家人全年的收入也就1万多元。

  三个半大孩子的卧室在堂屋的西边,共用一个床铺,几张单薄的被褥脏得有些发黑。山区的冬天很冷,屋里又四处漏风,三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或许可以暖和一点,“夏天也不好过,经常有各种虫子和小动物爬进来,还进过蛇。”苑德铁说。

  金寨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泽祥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集老区、库区、深山区于一体的县,金寨有66.7万人,经多年扶贫攻坚,解决了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受区位、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至2011年底,人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8万。

  “像苑德铁这样的家庭,镇里还有不少例,都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这类家庭的脱贫难度非常大。”他说。

  不幸中的幸运是,苑德铁是县委书记结对帮扶的对象,不时会有外人来这里看望和慰问。见过的生人不少,但看到北京来的本刊记者,苑德铁还是显得有些忐忑不安,甚至都不太敢正视记者的眼睛。有时候说话的声音太小,要问几遍才能听清。

  对于自己的处境,苑德铁感到有些无奈,“家里从孩子到大人都需要照顾,我连出去打工都不行。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能快点长大,早日挣钱养家。”

【 作者:张志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