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十二五"环保规划解读 政府与社会谁当领舞者?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0 12:01: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政府投资不如买服务

  通过购买环境服务,让有限的政府投资吸引大量的社会投资,还将取得持续稳定明确的治理效果

  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即将出台,环境服务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子规划自去年起就已引起广泛关注。“环保产业要成长为支柱产业,必须以环境服务业为引导。”作为环境服务业坚定的推动者,傅涛强调,地方政府环境投入压力大,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本找不到稳定合理的投资渠道。“两者需要一个通道,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而如果地方政府从直接投资转变为采购环境服务,由提供服务的环保企业再进行融资,就是一种值得的尝试。”

  合同环境服务就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模式设计,而这也是环境服务业规划中综合环境服务的主要市场模式。地方政府将某些环境治理任务以效果为标的,通过规范的招投标方式交给环保企业,通过合同约定治理效果、期限、付费原则等,而规划设计、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则统一由服务企业协调优化完成。傅涛正在和地方政府合作,想为这种模式的推广积累经验。

  在广东某市,“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下决心治理一条困扰公众多年的运河河道,初步估算大概需要约100亿元的投入。按照此前地方政府的想法,财政出资几十亿元,剩余的则向银行借款。而在傅涛为其设计的治理方案里,思路调整为政府每年投入约10亿元来采购治理服务,负责提供治理和综合服务的企业则以项目部分投资和每年获得的付费为担保进行项目融资,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

  “在我们的设想里,政府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都较原来大大降低,最后的投资总额可能会少于当初的预算。”傅涛说,从投资者到消费者,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一旦代表公众采购环境服务,地方政府必须对治理效果进行监管,有效果才付费的合同约定则使得这种监管合法、合理且渠道畅通。

  事实上,在市政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中的BOT模式就是合同环境服务模式的应用。傅涛他们希望这种模式可以扩展,让更多的资金、企业参与到更广范围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中去。“通过购买环境服务,有限的政府投资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投资,还将取得持续稳定明确的治理效果。地方政府也将更加注重投入的过程,而并非此前只顾花钱难见效果。”傅涛说。

  打开新市场还有几重门?

  责任主体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成熟、技术方案不完善,跃跃欲试的环保企业要加强自我调整,跟上新兴市场的需求

  根据《规划》要求,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治理累计投入将超过1万亿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投资将达2800亿元,污水和垃圾处理仍然是未来5年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而污泥、脱硝等新兴领域的市场也在打开,到2015年,全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50%;国内火电厂全部需要配备脱硝装置,脱硝行业潜在市场需求超过2000亿元。而随着重金属污染防治、地下水防护、土壤修复、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工作的推进,相关新兴环保产业领域的商机也十分诱人。

  蛋糕诱人,但有多少能被环保企业收入囊中?对这个问题,傅涛认为还有不少变数。他说,“政府提出的环保需求”、“通过监管实现的需求”、“环保产业能够涉入的需求”,3种需求范围逐层减小,因而《规划》中提及的“3.4万亿”并不能简单等同为“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的需求。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