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探寻宁夏西海固移民脱贫路:劳务移民顾忌无土安置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0 11:41: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比起生态移民,很多劳务移民对无土安置有所顾虑。离开土地与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对农民素质、劳务技能的要求很高

  21岁的“90后”马秀花走出自家的窑洞,和婆婆站在一起,稚气未脱。这是一位俊俏的新媳妇,穿着一件红色皮夹克,名牌的式样,人造革的料子。

  她平生只进过三次县城,第一次面对从北京来的人,也就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显得羞涩拘谨。看到记者的手机,一脸憧憬,怯生生地问:“搬出去,就可以打电话了?”

  她的家乡,中河乡红沟村,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有21个。

  与马秀花一样,原州区的3000户村民即将举村搬迁,告别窑洞,告别此处干旱的土地。

  对新鲜的东西,孩子们的好奇心表现得直接一些。本刊记者来到红沟村是在2011年阳历年末的一个下午,走进半山腰上的红沟小学,正值课间休息。孩子们围上来,争着对记者手里的相机镜头扮鬼脸。

  “最想去哪里?”记者问。“城里!”孩子们异口同声。“长大了想干什么?”回答也如背书般整齐:“打工!”

  紧邻学校大门,是3米深的河床,已干枯结冰。出了校门沿着仅容一人侧身行走的山路,往前,10公里路外是孩子们所说的“城里”——原州区三营镇,红沟村整村要搬迁的“新家”。

  原州所在的六盘山区,2011年被确定为1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尤其是包括原州、西吉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近300万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贫困如影随形。

  上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对贫困山区的村民移民,30年来陆续有80多万移民走出西海固,2011年宁夏又启动新一轮移民工程,计划于“十二五”期间投资过百亿,将这里最贫穷的35万贫困群众搬出去,马秀花就是其中一个。

  如此庞大的工程将如何进行?本刊记者为此走进西海固,探寻宁夏移民脱贫之路。

【 作者:肖媛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