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股“卸妆”发行渐成常态 基金压价重塑利益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0 09:54: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新股“卸妆”发行渐成常态

  除了中国交建,上周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朗玛信息的上市。2月16日,朗玛信息上市首个交易日上涨82.53%,收于40.96元。有人惊呼“炒新的机会又来了”,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是新股复苏的信号,反而可能是机构在询价“暗战”中获得的胜利果实。

  朗玛信息首次发行由于有效申报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而中止发行,在吃了“闭门羹”后,朗玛信息二次发行时大幅下调了发行价,这种“卸妆”的举动为上市后市场的“热捧”奠定了价值基础。“基金谨慎打新的态度正在形成积极的力量,促使新股以合理估值发行渐成常态。”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某基金公司研究员透露,以往类似的参与询价机构不足时,可能会有基金出于人情关系被承销商拉着凑数,但是一般不会故意虚高报价。在人情和价值之间,基金还是会理性地选择后者。有基金经理坦言,在过去新股狂热时,基于业绩排名的压力,别人打新股,自己不打就会吃亏,所以也就不得不跟着打。但是,市场给予了这种脱离价值的做法严厉的惩罚,热衷打新的债券基金排名居后,有的跌幅甚至超过股票型基金。于是,“谨慎”逐渐成为基金打新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好买基金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月参与首发配售的基金只有9只,而去年1月参与首发配售的基金有194只,更有基金一个月就参加了8次首发配售,去年2月也有286只基金参与了首发配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与节日因素、新股发行放缓和基金打新“降温”有关。而基金态度转冷,给IPO公司带来了压力,形成了一种压低新股估值的动力。

  目前,基金对于打新股仍以观望为主。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新股发行节奏来看,目前面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股审批也出现放缓,从而对新股发行的速度从源头上就进行了控制。从IPO市盈率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月份IPO首发平均市盈率为33.7倍,较去年11月、12月和去年前三个月的平均首发市盈率均有所降低,但市盈率仍然偏高。

  “与其说是谨慎打新,不如说是理性打新。”一位基金经理说,“一方面是打新热潮出现,在有赚钱效应的时候安守本分,能够不去追估值过高的公司;另一方面,当打新潮过去、赚不了快钱的时候,遇到优质的估值偏低的公司上市,打新也要出得了手。”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较好,2011年也偶有参与打新,而且还能赚到钱,这与其理性的打新原则不无关系。据其回忆,曾经有一只市场热捧的新股摆在眼前,但由于报价低了一毛钱没配上。后来,这只新股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现在想起来倒也有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感。

  对于新股发行到底应该怎样才合理,某基金经理直言,“新股应该折价上市才合理”。在其看来,新股本身就是“盛装”上市,粉饰的成分较多,与二级市场上老股经过市场洗礼后的透明度相去甚远。一只新股若没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考察期,便不能给高的估值,这是评价的核心。

  不过,也有某业内人士表示,“低价甚至折价发行固然更能体现新股投资价值,但上市公司募资少了,承销商的利益也受到损害,自然是不会愿意的。”

  玩家谢幕倒逼市场变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是天然逐利的,而基金谨慎打新的主因可能还是无利可图。有基金经理表示,导致打新无利可图的原因或与一群新股玩家逐渐沉寂有关。

  去年,股市中有一些炒家东窗事发,其中颇有名气的就是铑钿。此人曾经在四川成渝、紫金矿业、湘鄂情等一批新股中有所斩获,被称为“炒新第一人”。在他眼里,没有庄家,之前也没有K线,新股就是白纸一张,所以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比的就是谁对故事更敏感,谁下手更狠。铑钿这种理念获得了部分投资者的认同,当时新股的热度也很高。然而,去年年中他被检察院以“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

  其实,炒新玩家吃官司的并非铑钿一人。某位炒新人士在圈子中小有名气。他认为,利用新股上市首日无涨跌幅限制的特点,通过资金运作激发市场人气,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也证明,在新股首日行情最红火的时候,其狙击战略使得数日之内就能收获丰厚的收益。随着他募集的资金越来越多,炒新的单子也越下越大。

  就是这些炒新游资,助燃了市场炒新几近疯狂的状态。在其利用市场的盲目与狂热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那些潜在的推高新股力量也在不断损耗。这种击鼓传花、推高股价的游戏,有人赢得惊险就必有人输得惨烈。那些接得最后一手的投资者,只能无奈面对股价大幅回落亏损的宿命。对于一些新股而言,破发就像多米诺骨牌,当有了第一只破发的新股,后面相继倒下的情况就不难预料。

  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集体破发即频频出现。包括该位炒新人士在内的这些炒新玩家融资的成本也不小,市场行情、人气根本不足以支持他们高风险的玩法,一日翻倍已然成为了回忆。在资金链断裂后,该炒新人士被告上了法庭。

  而铑钿以及某炒新人士的离场带来的影响是,一批炒新主力开始畏首畏尾,部分新股的人气开始渐渐消散,一些挖掘新股价值的主力也感到了压力。深圳一位彭姓私募人士对新股颇有研究,而且之前每次推荐的新股都会给人带来惊喜。但是,他去年失灵了:推一只,跌一只。最后,他的客户群也散了,他只得清盘,重上北京打工讨生活。

  去年底新股发行改革呼声再起以来,伴随着基金冷对IPO、朗玛信息中止发行、中国交建“低调”定价等诸多新情况,新股发行市场的各个层面皆出现了“暗涌”。随着市场整体估值的变化,流动性格局的改变,各种制度性变局的发生,新股利益链如何延伸,还有待观察。IPO这艘大船会驶向何方,仍不得而知,但在碰上基金态度转冷形成的“冰山”,出现了“搁浅”的例子后,IPO的航线或许会更加安全。 记者 郑洞宇 曹淑彦

【 作者:王安宁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