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朋友忆力群:神采奕奕的长者 有求必应的老校长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5 12:07:00   来源:太原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一刀刻世事 早春忆力群

  核心提示

  龙年早春寒风料峭,2月10日晚,曾用一把木刻刀反映民生的百岁老人力群,离开人世。从此,《北京雪景》、《北国早春》成了绝唱,也许,天国中多了《清风摇翠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续篇。昨日,记者采访力群相识相知旧友,或与他熟悉已久,或只有几面之缘,但往事历历在目。

  他是神采奕奕的长者

  受访者:张厚余(《太原日报》副刊部原主任)

  “82岁的力老似乎有点耳背,当我站在他的庭院中连喊了两声‘力群老师’……不到半分钟,那朝里闩着的房门便‘咿呀——’地开了,力老迅捷地健步走下楼来给我开了门。他真诚地欢迎我,这是我从他紧紧握着我的双手感觉到的。”70岁的张厚余拿出《文艺生活报》,文章《青春与他同在——访力群》在泛黄的纸面上这样开头了。1994年的冬天,作为记者的张厚余叩开力群在太原的家门,这是他和力群第一次见面。“力群喜欢花草,家里养着君子兰、龟背竹,和一盆绯红的蟹爪莲。”张厚余的记忆中,那个上午温度很低却很明媚,明亮的阳光在屋子里穿梭,老人清瘦却精神的侧脸在他脑海中定格。

  “得知力群去世,至今觉得难以相信。”张厚余介绍,力群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与文化巨匠鲁迅先生有过交往,是山西为数极少的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面对面聆听毛主席讲话的人。说着,张厚余拿出一本书——《力群的生活及文学世界》,“这是去年三晋文化研究会为庆贺他100岁寿诞出版的,序言中还写着大家的美好愿望:祝力群同志百岁寿诞,愿更添茶寿。”

  他是有求必应的老校长

  受访者:刘文沛(山西职业艺术学院校刊主编)

  “他是一个慈祥的老人,阳光、充满朝气。”谈起学校的老校长,刘文沛记忆犹新,她与力群的交往半公半私。“几次见面都是为了给学校求题字的。”她回忆道。1991年,艺校40年校庆,校领导安排她去找老校长求字。“老校长欣然应允,写完了还跟我讲文艺理论、艺术观点,宣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滔滔不绝,没有一点架子。”时隔10年,刘文沛和同事再去,89岁的力群一眼就认出了她,还画了一幅水墨竹子送给学校。55年校庆,力群已移居北京,刘文沛赴京拜访时,老人听力几近失聪,只能靠写字板交流。“虽然听不到声音,但他思维灵活,反应很快。”刘文沛说,老校长眯着眼睛看完问题,一摘眼镜,对答如流。

  “当时,老校长问我知不知道他为什么把书房叫做‘怀延斋’,还得意地解释,就是怀念延安呗。”刘文沛说着说着哽咽起来,那天他一定要留大家在家吃晚饭,晚饭是面条,他喜欢每天喝一杯竹叶青,“大家围着桌子,就着酒吸溜面条,感觉就像还在家乡一样。”

  他是认真直率的益友

  受访者:温述光(原晋中文联副主席、作家)

  “最先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消息,昨天力群家人打来电话,才知确有其事,太突然了,出乎意料。”温述光说。81岁的温述光跟力群是灵石同乡,也是故交。“上世纪60年代,我回乡探亲时,在婶子的针线盆里看到一封力群的回信,才知道力群跟我堂叔是好朋友。那封信我一直保存至今。”温述光与力群正式见面是在1972年,“他下放到灵石,我在县文化馆工作,当时他举办美术培训班、创办《灵石文艺》杂志,研究酸枣树接大枣的技术,还主动担任林业队长,种了一万多株树。”对力群,温述光如数家珍。2008年,温述光带着由他撰文的《力群画传》大样,去北京请立群审阅。立群一页一页地翻看,格外仔细。因为之前曾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在他去厕所或是休息时,就会多翻几页,让他少看一些。“但老人每次都发现了,固执地翻回去,说‘我得对自己负责’。”在温述光眼中,力群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直率的朋友。

  他是一针见血的前辈

  受访者:杨旭东(太原幼儿师范学校美术部主任)

  在版画界,力群是当之无愧的泰斗。他的只言片语,成为美术学子的动力和方向。“1985年,我还是山西大学美术系的一名学生,在一个全省的青年美展上,有幸见到了力老。”杨旭东说,当时是不敢想象有这样的大师,来给学生做现场指导的。“他特别仔细,几百幅作品,一一讲解,用了两个多小时。”力群对杨旭东的黑白版画《黄土地》的评价,让他受益匪浅。“他说,天空的云刻得太重太黑,现在不是解放前,天空应该更晴朗些。”从那以后,杨旭东格外注重黑白色彩的变化,开始学习套色木刻。

  “他平易近人,但对艺术要求严格,只要说到画,言语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往往一针见血,指出作品中的问题。”杨旭东回忆道。

  他是点滴相授的良师

  受访者:高荣贵(省军区党史办主任、军旅画家)

  “我与他交往不多,但受益良多,终身难忘。”高荣贵说,自己与力群是因画结缘。1983年,高荣贵与版画家靳合德在太原举办版画展,向力群发出邀请。之后高荣贵忐忑起来:“力老年逾古稀,我们又互不相识,怕是不会来了。”谁知展览当天,力群在展厅出现,“他笑呵呵地向我们祝贺,当时心里特别激动。”高荣贵说。看到《太行牧歌》画卷时,力老说,这幅画用了块面结构的处理手法,具有现代意识,版画也要紧随时代发展,多多探索,同时指出草地上的白色羊群,可以不要轮廓线,让颜色的对比互相衬托,可能效果会更好。“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授多年积累的创作经验,从题材到构图,从内容到形式,言无不尽。”

  看完展览的作品后,力群挥毫写下“富有战斗气息的版画”,勉励年轻画家。“这幅字我珍藏到现在,几十年来成为我创作的座右铭。”高荣贵说。

  见习记者 冯铮

【 作者:张中江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