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13岁女孩志愿为农村学生募书 半年获赠三千册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8 17:51:00   来源:新民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得知广西巴马农村娃缺少课外图书,闸北区初一女生陈彦颖四处“化缘”——

  知心姐姐半年募书三千册

  广西河池地区,距上海1800多公里的深山,有一群农村娃“读书难”,更严重缺少课外书籍。13岁的闸北区青云中学初一女生陈彦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为这些贫穷的农村娃四处“化缘”“讨书”。从夏到冬,她为孩子们共募得书籍3000多册。

  昨天(7日)开学第一天,她和志愿者爸爸妈妈、叔叔伯伯们来到闵行区花园小学,希望发动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加入捐书队伍。

  寒风凛冽校外拉赞助

  昨天下午,陈彦颖和爸爸妈妈以及志愿队“队长”邱平卫老师在花园小学门口早早布置好了宣传活动板。活动板上“请为大山里的孩子捐书吧”标题下,配了多幅图片。陈彦颖身穿校服,左臂戴“三条杠”,胸前红领巾飘动。“上午去学校报到,下午就急忙赶到这里来了。”

  宣传活动板上,一幅幅照片吸引家长们的视线。“这些农村娃条件都很艰苦。你看,房子上下漏风,旁边还撑了一根木杆,否则马上要塌下来了。”

  寒风凛冽中,下午3时45分,学校一年级学生放学了,一场为广西巴马县西山乡平洞小学募捐书籍的活动开始了。陈彦颖手抓一叠白纸,上面是他们的联系电话、捐书地址等:“请给山区里的孩子捐一本书吧。”许多家长纷纷驻足,围拢上来打听。“现在身边没有书,明后天可以吗?”“可以,可以!明天我们还会在这里,持续3天。”

  志愿之始缘于一封信

  陈彦颖的志愿者之路是邱老师“带”出来的。其始,缘于一封信。

  邱老师告诉记者,他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在上海一所社区学校教书,去年,因仰慕广西巴马县水好空气好,前往那里疗养。在深山里,他被平洞小学的落后、贫困震惊。“那里的孩子上学要走6个小时,40个学生只有1位老师……”他毅然决定长留那里,做一名支教美术老师。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那里的孩子缺少课外图书。邱老师于是想到了募集书籍。

  2011年6月27日,本报A22版刊登了《2011上海市第九届“十佳金爱心学生”候选人》名单。“当时,我给其中13名学生写了信,希望借助这些优秀学生的力量,能募得更多的书籍。最后有4个同学回信,真正有实际行动的两位。其中一位就是陈彦颖,她不但捐献自己的书,还说要想办法去搞更多的。”

  出手不凡募书三千册

  陈彦颖的“脑筋”动在图书馆上。“个人捐书,量都不会很大,藏书最多的肯定是图书馆。”

  陈彦颖妈妈吴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寻找书籍,他们打了十多个图书馆的电话,最后终有收获。虹口区图书馆正好搞改建,要处理掉一批书。但彦颖小小年纪,如何让人取信?吴女士设法找到评选“金爱心学生”的主办单位之一爱的教育研究会,请他们开介绍信。很快,3000多册书一锤定音。几天后,陈彦颖和志愿者们拿着纸板箱去图书馆,花了整整两天,将书整理、打包,通过物流公司送往巴马县城。闸北区图书馆也积极落实,甚至还买来一些新书,共捐出138册。

  知心信箱距离不遥远

  如今,与平洞小学40名学生素未谋面的陈彦颖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她设立的“彦颖姐姐信箱”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已收到了31封信。信中,山里娃都叫陈彦颖姐姐。过年时,孩子们还给她寄来祝福贺卡。

  陈彦颖的爸爸妈妈和女儿一起为捐书东奔西走,他们说,孩子有一颗爱心,这是他们最骄傲的。

  有了3000多册图书的加盟,平洞小学里建起了少儿图书室和教职工图书室,令周边县的其他贫困小学羡慕不已。邱老师说,他们这支志愿者队伍很小,队员总共只有8名,小到连名称都没有,但希望小小志愿精神可以感染更多市民。 (记者 陈浩)

【 作者:王慧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