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幸福是什么? “早餐哥”愿漂泊者能喝上一碗热粥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6 14:10:00   来源:半月谈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育花园丁史永菊:让农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得到更多关爱

  穿牛仔裤、骑电瓶车、住棚户区,很难想象30岁的史永菊会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她负责的苏州市吴中区东方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面对新的一年,史永菊想了很多。

  “我们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弱,导致孩子的成绩、素质都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史永菊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念好她这本经,更是难上加难。

  史永菊的学校位于苏州吴中区的城乡接合部,“藏”在一条狭窄的弄堂里,进门左手边是一幢破旧的5层教学楼,右手边是由厂房改建而成的办公楼,简陋的食堂、低矮的杂货铺和几间“毛坯”教职工宿舍一字排开,孤零零的篮球架立在校园尽头。“学校是在厂房基础上改造的,土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拿不到消防许可证,7年多来只经教育局备案,没能正式获批。”说到这里,史永菊显得很无奈。

  半月谈记者随史永菊走进了一间教师宿舍:不足5平方米的施工用简易房,一张用废旧门板搭起的床,墙壁上斑驳的拼音表,装满衣物的蛇皮口袋……推门进去的时候,一个孩子正在写作业,写字台是一张断了腿的破书桌,边上堆满了锅碗瓢盆。看着这些,史永菊的眼睛中满是黯然。

  “农民工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淳朴善良。有的父母奔忙,孩子很少见到家长;有的是单亲家庭,无人问津;还有一些放了学立刻变身父母的‘伙计’、‘帮工’。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学习,非常不容易。”史永菊说,尽管这些孩子很可爱,但不够扎实的基础还是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新的一年我对自己倒没太多想法,就是希望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能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多一些关爱和支持。”史永菊说,在困境中坚守时,即使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句问候,都会让人感到春天般的幸福感。

  海归张佩琢:靠创新抢先机赢未来

  “新的一年,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在科研上取得新突破,因为我相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身着利落的黑色中山装,眼镜片后张佩琢的目光炯炯。

  事实上,张佩琢从2003年回国创业时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时,许多国际著名的制药公司对基因药物研发趋之若鹜,竞相向他抛出“橄榄枝”,而38岁的张佩琢毅然放弃在英国拥有的一切,举家回国创业。他用7年时间创办了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发展为国内核糖核酸干扰相关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4家核糖核酸单体主要供应商之一。

  张佩琢具有15年的核酸化学领域学术研究、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和销售经验,并拥有三项专利。“我这人特没生活情趣,只懂全身心投入工作,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张佩琢说,选择走这条回国创业之路,并不是看中随之而来的巨大财富,而是希望得到一个自由施展的平台,通过创新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回首来路,张佩琢直言自己是这些年国家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受益者。

  新的一年,各级政府也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更强烈的信号:人才、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要背后永远有这样一股力量在支撑着,那么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都会感到很有信心,很有力量。”张佩琢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的新年幸福愿景。(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 安传香)

【 作者:李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