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春见闻:三峡库区民兵的幸福守望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31 13:3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春节期间,秭归县花果园村组织民兵学习,该村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兵投身新农村建设,民兵致富带头人层出不穷。 何宝喜 摄

  中新网秭归1月31日电 题:新春见闻:三峡库区民兵的幸福守望

  记者 郭晓莹

  在三峡库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亦民亦兵,用青春和热血服务三峡工程,冲锋在库区抢险救灾的前线,也走在库区经济建设的前沿,他们就是如大山般守望着三峡,守望着故乡的三峡民兵。

  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县之一,全县动态移民达10万人之众。据秭归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王锐介绍,该县目前有一百多个民兵连,多年来,数以万计的民兵服务三峡工程,扎根库区,开山劈路,投身扶贫开发,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民兵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新路子。

  龙年新春,记者走访三峡库区的老、中、青三代民兵,听他们讲述各自与三峡的不解情缘。

  崔富昌:“三峡移民第一村”变迁的见证者

  从秭归县城沿着长江上行数公里,便到了有着“三峡移民第一村”之称的银杏沱村。年近50的崔富昌是移民,同时也是一名老民兵,全程参与了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和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见证了银杏沱村从一个小码头到三峡物流港的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移民工程启动,银杏沱村一千多名移民采取本村就地后靠安置,崔富昌便是其中之一,成为后靠农业安置移民,从海拔90米的库岸线搬迁至海拔200多米的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1995年,秭归新县城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动员全县民兵参与建设。身为民兵的崔富昌响应政府号召,投身到重点工程——风茅公路的建设中。“直到今天,这条路还是秭归多个乡镇数万百姓进城的重要通道。”说到这里,崔富昌显得很自豪。

  此后多年,崔富昌服务三峡移民搬迁工作,投身移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移民土地调节工作,积极参与抢险救灾,为库区建设挥洒汗水。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库区航运业以快速增长,银杏沱则由昔日的小渡船码头发展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滚装船码头,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崔富昌的家一年一个样,近几年来,他装修了房屋,购买了摩托车,家中的电器每年都在添置,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银杏沱的变化不止于此。如今,三峡库区最大的水上综合码头——秭归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在银杏沱村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政府因此征用了崔富昌家的茶园,他毫无怨言,还动员儿子加入民兵队伍,并支持他学习开挖机,为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工程建设出力。

  庄士照:农村致富路上的领航者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了秭归县花果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资料室内,记者见到了庄士照,他正在和村里的一部分民兵翻阅资料,计划过两天带着未外出打工的村民参加县里企业的招聘。

  庄士照担任花果园村民兵连长已11年了,不久前,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他看来,新时期的三峡民兵,不仅是库区平安的守望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花果园村位于秭归西部,地广人稀,全村有一百多名民兵,他们是村民纠纷的调解员,是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消防员,也是经济建设的领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民兵的致富领航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兵投身新农村建设。”庄士照告诉记者,除了军事训练,村里经常组织民兵集中参观学习,聘请专家为民兵们讲授相关科技知识,并帮助民兵们解决生产中的困难, 为民兵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将他们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如今,该村民兵致富带头人层出不穷,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杜国聘:年轻而孤独的地灾监测者

  31日清晨,杜国聘和平时一样,步行前往陈家沟段地质灾害点,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这条路,他走了整整6年,即便是在春节也不例外。

  杜国聘是一名地质灾害检测员,同时也是一名基层民兵,今年才30岁。今年是杜国聘担任地质灾害监测员的第6个年头,6年来,每天的上午10点和下午的16点,他都要到陈家沟地质灾害点巡查一次,到了汛期,他每天要巡视3次以上。除此以外,杜国聘每周还要在9.9公里的库岸线上巡查一次,不能坐车,只能步行,一走就是3个多小时。

  作为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杜国聘每年仅有1千元生活补贴,每天除了监测地质灾害,他还要外出打工,但却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因为必须保证一年365天不间断监测地质灾害。对于杜国聘来说,青春的脚印全都留在了巡查的路上。

  “保护库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这一份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杜国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天的巡查,已经成为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整个三峡库区,有千余名像杜国聘这样的民兵地质灾害检测员,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甘于清贫和孤独,协助国土部门密切监测地质灾害,在事故发生时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理,他们已成为三峡库区的“眼睛”,时刻守望着库区的安全。(完)

【 作者: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