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是保持前进的动力
为了延续这种人才优势,并配合研究中心科研工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分子育种力量,2011年中心引进博士2名,硕士1名,学士1名;聘用技术干部8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生3名。目前研究中心有10多名科技人员在职深造、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1人在美国深造。高层次研究人员比例上升,人才队伍结构趋于优化。
研究中心年青一代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奉献精神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刚到中心工作的舒服和女友憧憬着第二年元旦举行婚礼,一切都按计划筹备当中。结果当年11月安排科研任务时,袁隆平点名要带舒服去海南三亚,有人提醒不知情的袁先生,小舒马上就要结婚了。袁院士爽快地说:“结婚?提前啊!我来主婚。” 舒服三番五次上岳父母家做工作,又磨嘴皮哄女友,在匆忙拍了张婚纱照后,提前举行了婚礼。可他没想到,这第一次出差竟3年没回家。
今年39岁的王伟平与舒服同时进入研究中心。因为对杂交水稻研究痴迷,在田间地头埋头研究,一做就是好几个月。有一次,他在野外搞一个项目,因为条件艰苦只能自己生火做饭,揣在衬衣兜里的打火机不慎掉入锅中,整口锅顿时炸开,炸得“感觉自己的脸比平时大了一倍”,是当地村民抬着他走了两个小时,才送到医院治疗。
如今,舒服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创制和应用”、科技部863重大专项“两用核不育系的提纯复壮技术研究”,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保护8项;王伟平也承担着农业部的多项专项课题,并主持一项湖南省自然基金项目。
袁隆平院士曾这样评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这些年轻人:“他们身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出乎我的意料,国家粮食安全维系在他们身上,我很放心!”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