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抢年货火了老字号九旬老翁排队忙一天豆包送十趟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9 07:31:00   来源:北京晨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排队买东西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似乎很难再遇到这样的场景。而进入腊月以后,不管是早上一开门,还是晚上闭店前,张一元大栅栏总店每天都要上演这样的一幕。事实上,随着置办年货进入高峰,这一幕也出现在京城多家老字号。日前,记者走进这些老字号,体验了商业企业员工为保证市场供应付出的辛苦。

  张一元:办公室人员也调来卖茶

  离着张一元大栅栏总店还有十米远,就能闻到空气中飘来清新的花茶味道。走进店里,一层已经没有下脚的地方了,两边柜台上分别有四台电子秤,在这八台秤后面,八条长队将店里挤得满满当当。

  装茶、称重、打包、装盒,大概三到五分钟,年轻的营业员们就能送走一位顾客。但由于人太多,从队尾排到队首,几乎都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

  “有大兴来的,通州来的,西二旗来的,不管多远的顾客就认这家店。”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店总共有28名员工,已经全部停休,还临时从公司调来一些办公室人员打下手。而原来一人守着一台秤,现在则是两人用一台秤,“到了下午3点还有人没吃上午饭呢。”

  柜台内忙碌的营业员们都只穿了一件中式小褂,但依然个个头上冒汗。虽然敞着大门,但忙碌使得他们并没有感觉到冷,“老得动着,都没觉得冷。”

  “我买了七斤花茶,除了自己好这口,大年初一给来拜年的儿女一人一斤,就当压岁钱了。”从海淀西北旺特意赶到大栅栏买茶的一位九旬老翁告诉记者,他每年都到张一元老店来买茶,20多年没间断过。

  该店张经理告诉记者,进入农历腊月开始,每天的客流量能超过1万人。

  堆放茶叶的库房里,装货的纸箱已经堆到了天花板,屋内只留下能够一个人走道的地方。抱着空茶叶桶的员工都是跑着进去,盛着满满的茶叶出来。而同样的箱子在库房的门口还有两大排。二层和三层所有能存货的地方都已经放满了装满货的纸箱。负责人告诉记者,送货车一天得送两三趟才供得上卖。

  张一元茶叶公司董事长王秀兰告诉记者,小年当天,张一元大栅栏总店实现销售268万元,销售各类茶叶数量达到了8.9吨,这一数字再创全国茶行单店单日销售最高纪录,其中茉莉花茶占到总销量的七成以上。

  柳泉居:备好20万豆包恐还不够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按照传统习俗,有“京城顶级豆沙包”美誉的柳泉居越来越忙。柳泉居的王经理告诉记者,热销势头越来越早,“今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销售高峰很可能提早到腊月二十六甚至更早。”尽管已经为腊月二十七和二十八准备了超过20万个的供应量,但王经理仍然不踏实:“估计也不够卖。”

  柳泉居豆沙包在市内有30多个销售网点,为了保证供应,已经增添了一套生产设备,同时提前准备了4辆配送货车。但30多个销售网点路程远近不一,送货师傅根本闲不住,“有的时候这边豆包刚晾好,那边就断货了,装不满也得先跑一趟,现在一天能送十趟以上。”此外,柳泉居豆沙包专卖店今年还特意招了10多个新人,经过培训后在腊月十六正式上岗,但这批新员工的岗位只能是包装、运输。王经理告诉记者,没有四五年的经验不能直接做豆沙包,“从调馅、和面到蒸豆包,还得靠有功底的老师傅。”

  稻香村:卖断货也坚持手工制作

  “礼盒这边,零售那边。”稻香村石佛营店挤满了顾客,与往常零售较多不同的是,年前来稻香村的顾客大多是要求装盒的。记者注意到,在排队的顾客中,既有对老点心一直惦念的老北京,也少不了吃惯了西式点心却对传统点心的质朴香醇“一见倾心”的年轻人。据北京稻香村销售部负责人介绍,“年味”礼盒近几年在门店销售一直很火爆,京八件、鸿灯糕兆、北京年味等在春节前几天就已经卖断货。为缓解这种情况,2012年北京稻香村礼盒产量同比增加20%左右,总量达两百多万盒(套)。

  尽管时间很紧张,但稻香村始终没有放弃“手工制作”的传统。“自来红必须用烫面,也就是开水和面,自来白用温水和面,这种皮儿面很软,稍微用点劲儿就会变形,需要用柔劲儿和巧劲儿。还有,因为得用桃仁、瓜仁、碎冰糖裹着青红丝、糖桂花或者京糕入馅,机器操作会破坏食材的颗粒感,影响口感,所以其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人工操作。”稻香村的老师傅介绍说,由于部分点心只有手工制作才能保持原有风味,稻香村像这样保留手工制作传统的点心有三十多种。

  晨报记者 肖丹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 作者:李砚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