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 你家蒸馒头了吗(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8 09:35:00   来源:扬子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民间在腊月二十五有迎玉帝、磨豆腐的习俗。

 

  在经过了腊月二十四的“掸尘”后,今天迎来了腊月二十五。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说,民间传说这天玉皇大帝会下凡来人间视察,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帝欢心,降福来年。除了道教的“接玉帝”传统外,腊月二十五的民俗活动历来颇为丰富,其中有着一千年历史的“蒸馒头”习俗流传至今。

  谨言慎行迎接玉帝下凡

  王涌坚介绍道,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帝欢心,降福来年。每年的腊月二十五,道教会都要组织道士们唱道教经文《混元赞》,迎接玉皇大帝“下凡”。

  磨“豆腐”取“头富”之意

  民谚说:“二十五,磨豆腐”,按照老传统,今天家家户户都要推石磨做豆腐。王涌坚小时候生活在苏州,在吴语方言的支系方言中,“豆腐”与“头富”谐音,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富贵”的心愿。要知道过去老百姓平时吃不上豆腐,认为豆腐是“好东西”。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大家做好豆腐,要储备起来,以备正月里食用。如今人们早就不用自己辛苦推磨磨豆腐了,豆腐是既有营养又便宜的家常菜。因此,磨豆腐的习俗在江南地区逐渐淡化了。

  虽然“磨豆腐”的习俗渐行渐远,但“二十五,蒸馒头”的习俗在江南地区保留得很好。晋人束皙《饼赋》称:“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可见一千多年前就有春节蒸馒头的习俗。无论贫富,过年都要蒸馒头,馒头用来自己吃、招待客人。穷人家的馒头吃到正月初五,富人家的馒头可吃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二。现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人们仍然热衷于蒸馒头,而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图省事,选择去绿柳居、富春等名店买包子吃。

  “赶乱岁”演变成“赶年会”

  古时候有“二十五,赶乱岁”之说,意思是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如今“多嫁娶”的民俗早已被“年会”“年终聚会”等各种名目的聚会所取代,年末有了工作的闲暇也有了丰厚的年终奖,人们可以尽情欢娱。

  此外,二十五还有“照桑田”的习俗,这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今天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千灯节”,是一个宗教性节日,人们去庙里点灯,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新疆维拉特蒙古族在这天讲究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本报记者 徐 兢

【 作者:陈薇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