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欧元“熊途漫漫” 货币江湖重新洗牌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8 11:10:55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人民币对欧元逼近“8”时代

    欧元被市场看空,导致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也相应大跌。自2011年4月份以来,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累计跌幅将近17%;今年以来,这一跌幅累计超过2.5%。就在欧元区国家遭遇标普降级后,人民币对欧元连创新高,一度升至8.0104,面临“8”的整数关口。瑞银发布报告预测,如果后市人民币对美元依然保持坚挺,则欧元兑人民币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2006年,欧元兑人民币的汇价还在“10”以上。6年间,国际货币体系里的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这三种货币地位此消彼长,悄然发生变化。

    欧元渐渐不被人们信赖。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预计,欧盟新的“财政联盟”不可能真正实现,反而会加剧欧元区的分裂,最后可能出现“南北分治”的格局,欧元将有可能演变成为“德意志货币”,缩小范围至德语地区流通。而以法国及意大利为首的南部国家将处在缩小版的欧元之外,在采用货币大幅贬值、债务重组等方式减负后,通过恢复生产、勤劳工作、增加储蓄,才有可能使欧债危机得到解决。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令人期待

    相较而言,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让人期待。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人民币将放宽波幅,这将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快地向市场化转变。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今年央行在汇率政策上倾向于双向波动,在一定区间内反复震荡或将成为今年最为常见的走势。

    结合此前日本购买中国国债,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提速。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尽管日本有意购买中国国债的数量并不大,但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一次阶段性突破,其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类似的需求,购买中国国债的规模也将逐渐扩大。与此同时,人民币要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就需要逐步实现自由浮动,避免资金套利行为,并使得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更为透明。

【 作者:陈剑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