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赵本山不小心沦为春晚瓶颈 本身就像是搞笑小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7 16:00:00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黄桂元

  中国春节的年夜饭传统悠久,每年食谱多大同小异,大家从不介意,却独对央视春晚这道除夕“文化大餐”期望值甚高,满意度极低。一些导演原本雄心勃勃,却因众口难调而灰头土脸,在饱受挑剔中成为春晚历史的匆匆过客。春晚不仅把导演和演艺明星置于风口浪尖,也提供了一个说三道四的公共话题。这不难理解,既然你聚焦了整个社会的光环,肩负了数亿民众的期待,承受舆论的冷嘲热讽,也属于正常互动。

  春晚的主旨就是制造笑声,这个道理说来简单,实施起来却相当复杂。回想1980年代,人们最初对春晚并无太高要求,全家相聚着吃年夜饭,看荧屏里的歌舞和小品,其乐融融,已很知足。不过,审美疲劳是个难缠的东西,南北口味也不好“大一统”,“色衰爱弛”同样没道理可讲。还有,那些吃麦当劳、喝可乐、跳劲舞、成长于全球化背景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也在顽强地表达着多元化的时尚诉求,便出现了众说纷纭。有人称春晚为“鸡肋文化”,有的网站公布“最不希望在春晚看到哪几张脸”的民意调查,有人呼吁春晚停办三年。口无遮拦却无须负责,天下没有比这事更痛快的。灰头土脸的是那些被恶搞者,他们以制造笑声为天职,很可能是春晚最笑不出来的人。

  有关瓶颈的比喻,也开始与春晚相互纠缠,如影随形。何为瓶颈?某事物中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也。有学者直言,春晚瓶颈就是赵本山。去年,记者问与央视导演马东有过一番舌战的肖鹰教授:“为什么就揪着赵本山不放?”肖教授回答:“第一,他太重要了;第二,他的问题也太大;第三,他的影响太严重。要将春晚从目前的困局中拨出来,赵本山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此言也意味着另一个事实,20年来,老赵那张自称“猪腰子脸”确是春晚的“笑源”之一,与他先后出现的陈佩斯、赵丽蓉、宋丹丹、范伟,堪称春晚历史上最有人气的五张喜剧脸谱。而今陈、赵、宋、范背影决绝,义无反顾,只剩下老赵一脸沧桑,四顾茫然,貌似热热闹闹的春晚舞台竟变得如此空旷清冷。他只有寂寞坚守,孤独求败。但我相信,以赵本山的过人聪明,不会不明白树大招风的危险,不会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他完全可以在艺术的巅峰期完成华丽转身,供后来者高山仰止。

  老赵一不小心竟沦落成了瓶颈,本身就像是搞笑小品。活到了瓶颈份上,其实也算值了。但老赵一定觉得无辜,却别无选择。老赵不属于自己,而是春晚的搞笑符号。导演没有那么“小儿科”,全然无视审美疲劳的存在,但他们更清楚,与审美疲劳相比,怀旧才是中国民众骨子里的一种情结,多数观众早已习惯了搞笑的老赵,这与是否低俗无关。2011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上任伊始即表示,“不会轻易破了春晚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和规律”,不失为深谋远虑。央视春晚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天文数字的观众群,轻车熟路总是稳妥的,没人相信只要你干掉老赵,或换上娱乐骄子、时尚达人,才能够突破瓶颈期。春晚导演几乎年年更换,都是临危受命,背水一战,谁愿意自己执导的这届春晚仅仅成为试验品?某媒体问周立波,有没有意愿上央视春晚,周答,“没做好为全国人民负责的准备”。这不是调侃。而“敢于为全国人民负责”的节目组,难道不该得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吗?“后赵本山时代”肯定会到来的,那应是一个自然过程,不必刻意终结。该结束了,老赵自会出来谢幕,并坐在台下与大家一起鼓掌看春晚。

【 作者:刘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