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康联作为我国第一家银行系的寿险公司,无论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行业贡献的角度,都应该成为转型的积极实践者。”张宏良说。2011年前3季度,交银康联规模保费同比增长7.6%,但同期保监会口径的标准保费同比增长83.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教授徐文虎认为,过去保险公司强调理财、投资功能比较多,现在回归保障属性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险企有待加快转型
专家认为,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资金面紧张、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保险业再也无法继续维持既往的规模扩张和对投资收益的过度依赖。2012年,中国险企要突围寒冬,仍有待于加快自身的转型。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对“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前景相对谨慎。他表示,2011年“银行系”保险公司保费的逆市增长未必具有长期性和代表性。现在监管层放行的几家“银行系”险企,相对都是体量不大、市场份额较小的公司。此外,保监会审批得慎之又慎,本身体现了监管层的实验态度。银行大举入股保险公司,短期不会带来保险行业的大洗牌。
银保合作在银行系统内部的意见也未必一致。商业银行的高层想入股保险公司,发挥自己的渠道优势;但是实际上,储户希望获得的仍是多元的服务,因此银行分支机构未必愿意只卖自家银行入股的保险公司的产品。
“保险产品给银行带来的中间收入的确可观,但是同质性高,未来保险公司还要在产品个性上下工夫,比如说保险产品的保障性功能,银行理财产品就替代不了。建信人寿推出的一些带有鲜明特色的高保障产品,赔付额最高达到10倍甚至30倍,就非常受市场欢迎。”赵富高说。
此外,中国寿险业还面临着新经济周期的挑战。张宏良认为,上一个五年,由于利率水平较低,整个行业负债成本不是很高,行业平均投资收益可以覆盖负债成本。但进入新的经济周期,保险公司负债水平居高不下,仅靠投资收益很难覆盖成本,保险业的生态环境已经变化。并且,随着巴塞尔Ш等新监管标准的实施,银行的资本约束会越来越强,这也逼着“银保系”不得不“风物长宜放眼量”,加强对资本占用的约束和管理。
赵富高还认为,根据保险业自身情况,过去误导销售、争夺渠道资源带来的问题是客户对保险业信任度的下降。中国保险业未来还需要重塑公信力。“保监会2011年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我认为这条路子走对了。可以说,保险业的公信力是‘赔’出来的。”作者:姚玉洁 汤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