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日本人眼里的王明贵将军:用“狞猛”不足以形容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6 14:16:00   来源:杭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进入苏联境内的抗联将士

  真实版的李云龙

  王明贵似乎是个不爱照相的将军,但留下的每一张照片,几乎都让人忍不住想到四个字——骄横跋扈。

  这四个字,对在鬼子的包围中一次次杀进杀出的王明贵来说,或许是最好的褒扬。

  其实记载王明贵部队作战的日方资料并非《啊,满洲》一部。比如加藤丰隆的《满洲国警察小史》第273页就记载了王明贵所部三支队乘黑龙江结冰插入伪满黑河省、北安省、龙江省、兴安西省“煽动住民,组建地下网络,不断进行游击”。伪满黑河省省长(兼警务厅长)长野为此下令“全力讨伐”,并且针对王明贵的部队搞出了一个《讨匪作战指挥官五要条》,包括“第一,讨伐队无论如何疲劳,均必须坚决不踌躇地投入作战;第二,在处置失措的情况下,仍必须不放弃地继续攻击……”

  尽管如此,日军在作战中仍然不断遭受损失,《满洲国警察小史》在同一页便记载了1941年1月31日,日军锹田讨伐队在和王明贵交战中遭到重大损失。

  其实,这一仗我方也有记载,而笔者知道这一仗的契机还有一点特别。

  曾听朋友讲起一次对王明贵将军的采访。据说那位记者跟王司令员聊了半天,忽然觉得老爷子瞅自己的眼神儿有点儿不对。

  看老爷子的照片,我想大家也能想明白这位眉毛一拧斜着眼瞪你那是什么感觉 ——王明贵几次负重伤愣活到九十五,那是阎王爷都头疼的煞气啊。

  这眼神儿当年吓毛了日本人,记者虽然是中国人估计也得一哆嗦。再三探问之下,老爷子终于翻着眼皮说实话了 ——我怎么觉得你这不是要采访我,是要寒碜我嘛。

  记者说咱哪儿敢寒碜王司令呢,咱就是问抗联当年多艰苦,多顽强……

  老爷子说了,你干嘛老问我挨冻受饿,让鬼子追得有多惨呢?

  实话告诉你——那时候鬼子吃啥老子吃啥,他仓库里有的,老子打关东军一个汽车要什么有什么。

  山上飞的水里游的,除了老虎没吃过,啥山珍野味老子没吃过? 你也是当兵的,你说,整天挨饿,一点儿希望都没有的仗,谁愿意给你当兵?我能扩军吗?

  还有,你干嘛老缠着我问库楚河那一仗? 老子那一次西征兴安岭,大小十六仗,除了这一仗,哪一仗让狗操的占过便宜?

  你专追着我问老子吃败仗那一回,你什么意思?!

  记者傻眼了。他也没办法,因为上头让他采访抗联,就俩主题,一个牺牲,就是要多惨有多惨,一个艰难,就是要多苦有多苦,他也是有组织的人,不能跟上级对着干不是?

  最后那次采访不了了之,好像连发稿都没发成。

  按照笔者的了解,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虽然艰苦卓绝,但这些刚强的中国人并不是整天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他们的坚韧同样体现在他们看待生活的态度上。

  刚刚发现的一路军陈翰章将军日记中,笔者看到一段有趣的记录——1939年4月6日,陈翰章既听取返回的侯国忠副师长的汇报,又召开高级干部会,讨论和日军作战的问题,制订了发动奇袭以阻止日军向西方增援(似乎那边有友军在活动)的作战计划,下午还讲了两个小时“群众常识”的课,又参加了一个讨论会,本来疲劳已极,但是,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前后才就寝,自述“原因是他们放留声机放得太吵了”。

  1939年,抗联的部队居然在听留声机,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这并不是孤证,抗联老战士李敏回忆,他们在撤退到苏联的时候,还曾在出境前埋了一台留声机,可惜解放后再去找,却没有找到。这台留声机还颇有来历,是著名的“十三省”中的“三省”,六军十二团团长耿殿君从缴获敌人物资中发现的“破烂”。

  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前,始终带着一只口琴。

  这一切,不禁让人想起解放后发现的一条刻在大树上的标语——“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没有对生活子孙的热爱,焉有誓死决绝的刚毅?

  那段采访的片段,很容易让人对王司令的形象产生误解,其实连日本人都知道,王明贵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而多年在苏联的生活,又让他精通俄语。这熟悉三国语言的优势,就是王司令员不想当兵了,进外交部跟陈毅元帅搭伙去也会是一把好手。

  只有在战场上,王明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李云龙。他唯一那次不大光彩的仗,也打得可圈可点。

  这一战三支队被打散,王明贵带着身边的人员且战且退,打到黑龙江边只剩二十几骑,却陷入了敌军伏击,带队伏击王明贵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锹田讨伐队。

  然而,被日军称为“袋中之鼠”的王明贵却乘锹田分兵试图合围之际,果断率部直扑敌讨伐队指挥部,发起了主动的决死进攻。猝不及防的日伪步兵才发现在雪地上和骑兵交手近乎自杀,打打不过,追追不上,逃逃不了。激战中七八倍于王明贵部的锹田讨伐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满洲国警察小史》记载,包括讨伐队队长锹田德次郎(警正,相当于日军中队长),副队长井泽寿一(警佐),伪警察队长刘霖(警尉)在内的三名指挥官一个也没能跑掉,全部被击毙在战场上。

  王明贵率部过江而去。 那一仗,中国将军王明贵让日本人明白了什么叫“十三检点回马枪”。

  那一仗,王明贵身边的二十四骑,战死十三,撤回苏联境内基地的仅余十一人,半数带伤。

  壮哉!

【 作者:刘欢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