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新华网评:网络信息“阳光”谣言就无处藏身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2-22 17:46:18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当前,只有通过实名认证等方式来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不断强化互联网信息主体的责任意识,让网络信息变得阳光起来,才能使虚假有害信息无处藏身,从而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满足广大网民的期待。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技术革新取得飞跃式发展,博客、微博等新型网络交流工具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带给5亿中国网民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然而,传播工具的革新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插上了捣乱的翅膀,各种网络谣言的散布渠道更多、传播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吸引网民关注,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

虚假有害信息之所以有恃无恐,在于当前网络的匿名性。因为没有实名认证,网民们很难对发布者的身份进行核实,监管部门也很难对发布者进行追查。而一些虚假有害信息的发布者,往往是打着“知情者”、“爆料人”的身份,有的甚至通过冒充专家、学者,对一些社会事件发表极不负责任的信息,在广大网民中形成“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暗示。但由于追查不到发布者,不仅网民被虚假信息弄得晕头转向,监管部门也很难对不法行为实施惩戒。网络匿名性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躲避责任的迷障,使得制谣传谣的成本很低,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了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对于这样的行为,有必要通过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如实名认证等方式,来强化互联网信息主体的责任意识。一个社会有其基本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我们知道,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能随意损坏公共设施,不能硬闯交通红绿灯等等,这都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网络世界同样如此,只有将网络信息发布者的一言一行都置于阳光之下,以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进行约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发布的随意性,确保被发布信息经得起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检验。

微博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网络传播工具之一,对其进行实名认证无疑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那么,微博实名认证是不是像一些人担忧的那样,会阻碍信息流动与交换,甚至给一些人发布信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呢?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互联网并不禁绝和排斥真实信息的传播,网络实名认证不会干扰正常的信息传播;其次,大量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也都选择了实名微博来发布信息,基于实名认证的微博舆论场已经形成;此外,从目前来看,一些公众人物的微博也多选择了实名认证,这些并没有损害他们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恰恰相反,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方面,实名认证使广大网民能够更加快捷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关注对象,避免了误听和误关注;另一方面,微博实名认证也增强了广大参与者的责任心,使他们在发布信息是更加注意法律和道德责任,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信息发布,从而增强其信息发布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且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增强了微博这种网络信息发布渠道的准确度和公信力。试想,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网络上发布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甚至是不断被证实为谣言的信息,是不可能在网络空间赢得他人信任的。

“只有不阳光的人才会害怕阳光”。推动实名认证来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绝非一些人臆想中的洪水猛兽,而恰恰是当下抵制虚假有害信息传播、净化互联网信息环境必要武器。在“阳光信息”越来越为广大网民和社会公众接受的时代潮流之下,加强微博等网络工具的实名认证,也是确保网络信息“阳光”的必然选择。

    微博谣言流传,伤己伤人,除了造谣传谣者咎由自取、受到法律的严惩,普通用户也不得不倍加小心,许多人包括“明星用户”就曾落入谣言谎话的陷阱。此外,微博谣言还会造成社会混乱、引发恐慌情绪,大大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

  微博谣言充斥泛滥,没有赢家,人人都是受害者。我们有责任把微博平台建好、用好、管好,让它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而不是一个侵害他人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地。

    …………

点击进入@新华网评官方微博

【 作者:周继坚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