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30年的善举:为捐衣助残 荥阳农村老太进城收衣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2-20 17:36:03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天寒地冻,面对没有自立能力的弱势人群,为他们送上一件两件衣服,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但要长年坚持为他们送衣服,我们能做到吗?荥阳市贾峪镇石硼村南街村民组普通农妇李春风就做到了,而且坚持30年,为残疾人、智障人、重病人家庭送衣服2万余件,其中自己筹集1万余件,通过她牵线联系,由二七区民政局和亚星社区筹集1万余件。

把陪嫁被送给智障邻居

1980年农历腊月十二,李春风嫁到了革命老区石硼村。按照农村的风俗,结婚的被子、棉衣3年之内不能拆洗、不能送人。但是,当看到邻居刘老金的智障儿女寒冬腊月穿着单鞋单裤,冻得瑟瑟发抖,她便毫不犹豫地拿出娘家陪送的新棉裤,送给刘老金的儿女御寒。她对丈夫说:人傻也是一条命啊,不能没人管。从此以后,她就养成了习惯,每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把自家人不合体的衣服收集起来,送给适合穿戴的弱势人群。

为捐衣助残向亲朋求救

那些因残疾、智障、精神病、瘫痪等重病致贫的家庭,打理生活能力很差,送给他们的衣服,一季就穿一件,不洗不换,等来年就不知道弄哪儿去了。为了给那些需要救助的特困户多筹集衣服,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她不顾面子,张口向亲戚朋友们要穿不着的衣服,谁家有不穿的衣服,她就马上去拿回来,浆洗之后,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亲自分发给那些急需的贫困乡亲。

她的后代在她的教育和影响下,自觉支持着她的行动。儿子2001年从部队退伍归来,正逢三九寒天,回来一换装,就把在部队穿的棉衣、棉裤等衣服全部送给本村残疾人赵兴家。小女儿现在北京上学,每到换季时,她都把同学们不要的衣服不辞辛苦地背回来,送给需要的人。孙子才六岁,每次换下来不穿的衣服,就说:“奶奶,你拿去送给人家穿吧。”

农村老太进城收衣

2004年,儿子在郑州亚星社区安家之后,她进城照看孙子。看着一些城里人把旧衣服直接扔到垃圾筒里,她就琢磨着,不如趁他们扔掉之前便宜收购过来,送给老家那些缺衣服的人们。说干就干,她到旧车交易市场花260元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学会后便骑着上街收购旧衣服。看到她三轮车上挂的“帮助残疾人,收旧衣服”的牌子,社区不少热心人便把穿不了的衣服送到她家。每过一段时间,李春风就让丈夫把自己收来的衣服拉回村里,说是政府发给大家的。2008年冬,李春风到郑州嵩山路爱心超市、大学路爱心超市拉了两大车衣服,当时丈夫有事走不开,她便带上打气筒,骑着三轮车回村送衣服,路上遇到上坡骑不动,就推一段,60多里的路,骑骑、推推走了6个多小时。

李春风的事迹感动了二七区民政局和亚星社区支部书记周艳红,这两个单位共为石硼村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8次,共捐助衣服达1万多件,逢年过节,还为石硼村残疾、智障、贫困家庭送上米面油和现金。去年春天,李春风投资3000多元,在村委办公楼下建起爱心110超市,储备2000多件衣服和面粉、大米、食用油,供特困家庭按需取用。

普通农妇李春风,用她30年的慈善之举,为乐善好施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了生动的注释。

【 作者:记者 裴其娟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