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名 粤鲁京名列前三甲/附全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2-12 20:2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9.2提升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从提升中国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举措来提升中国环境竞争力,这既是对路径和方法的应用与检验,也是从现实层面上对环境竞争力变化加以更好地把握。虽然不同省域环境竞争力受具体的省情、市情、区情影响,需要提升的重点和方向也不同,但是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总体变化规律是一致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和统一性的问题,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共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找出普遍适用的一般性举措来提升中国及各省域的环境竞争力。

(1)优化生态“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生态效益提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增强生态环境竞争力。

生态建设既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也有人工的生态设计;既包括自然生态理念的渗透,也有一系列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等硬件生态设施的完善,这是自然与人工最完美的结合,是生态环境建设可靠的基础和依托。生态效益是对生态建设结果的检验和延续,也是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生态建设与生态效益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共同描绘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美。

针对评价区内有些省域生态建设滞后、生态效益不高的现象,应从优化生态“软”、“硬”件设施入手,提升生态效益。在生态建设方面,加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水源涵养区和重要地质遗迹、湿地、草地、滩涂及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原生态,发展生态产业。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矿区地面塌陷区、落地油污染区、海(咸)水入侵区等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海沙开采退化区的综合治理,塑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逐步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原则确保生态利益均衡,对生态保护起到约束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对生态破坏区域逐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此外,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生态产业,将生态理念与意识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把硬性指标的约束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共同演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和谐,合力推动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2)适应环境变化挑战,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资源环境竞争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虽然资源的丰缺与分布很大部分是由自然先天条件决定的,但更重要的是资源在后天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这才是一个地区资源环境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水、土地、大气、森林、矿产、能源等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中,有一部分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受到破坏,有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用多少就少多少。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改进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也为提升省域资源环境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积极探索资源集约节约和持续利用的途径,建立完善资源开发保护的长效机制,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生产生活中推行节水设备和器具,限制发展高耗水行业,支持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撂荒地复垦、盐碱涝洼地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用地综合效益;限制和削减化石燃料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大气资源;实施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合理采伐,提高森林覆盖率;依法管理矿产资源,严格开发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禁滥采,杜绝矿产资源流失;合理保护和开发能源,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发展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集约节约能源利用,关键在于技术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随着能源短缺时代的到来,粗放式的投入方式已难以为继,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开始广泛推广和使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强高效能、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快化工、电力、建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低碳技术和循环技术的引领下,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延续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积累资源环境竞争优势。

(3)以环境友好和谐为目标,创新环境管理手段,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合力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环境也需要管理,需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承担者,环境的改善如果仅仅依靠自然力的净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难以在人类社会形成约束机制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必须依靠人力的介入,制定环境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对已经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对脆弱的环境领域加强保护,以外界力量的注入加快环境系统内部的更新,确保环境系统有序运转,形成一种“保护在先,有序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评价期内,一些省、市、区的环境管理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对这些地方环境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要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保证对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治理的投入和治理实施运行费用,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消除隐患。推进城市环境改造,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逐步实现村内道路硬化、饮用水安全达标、环境卫生整洁的美好生活环境。不断创新环境管理手段,立足环境公共性的特征,加强区域环境合作,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的完善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形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不断形成环境友好的良好氛围。环境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治理环境的态度和能力,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环境的管理不仅要“抓”,而且要“紧”,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环境管理竞争力的强大合力。

(4)以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支点,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着力提升环境影响竞争力。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和物质交换就从未停止过,人类依托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生存,同时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改造影响着环境的变化。众所周知,工业化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而也落下了许多社会“病症”,再加上环境破坏的扩散性和无区域限制性,局部性的环境问题慢慢演变成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了环境安全,也使环境变得愈加脆弱。再加上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灾害风险正在加剧,环境安全问题和环境质量问题是各省域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解决。

要使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必须围绕环境安全这一核心,从多个方面消除环境可能存在的隐患。首先,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范,防灾比救灾更为重要,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其次,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环境安全隐患督查行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治理和排除;再次,要建立起环境安全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环境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治理的关键还在于治本,从防范转为防治,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减少“三废”排放、修复生态、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等,所有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实现环境安全目标的路径,要提高环境质量,必须扎实做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支持节能减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产业比例调整和结构布局上推动污染减排,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和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量;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严防农业生产面源污染;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坚决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超标排污、无证排污行为。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将构筑起更加安全的环境体系,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化解,取而代之的是正面的积极因素,促使人类与自然之间恢复平衡。

(5)统筹处理好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横向上注重要素和谐,纵向上注重代际公平,显著提升环境协调竞争力。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就是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是有限的,一旦超过阈值,环境与人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引发环境安全问题,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就必须在阈值可容纳的范围内妥善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和因素,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处理好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素质总体不高,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要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二是要提高人口素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既充分又合理的利用,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在消费方式上,要积极倡导适度储蓄、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既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要确保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省域发展的主题,但是经济发展也不能离开环境这一根基,经济建设要在环境容纳的范围内开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倡导依托技术创新和先进工艺实现发展方式转型,走内涵式经济增长道路。既要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要放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持续改善协调并进。人口、经济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素,要在横向上确保人口、经济、环境的适应度和相互间的最佳比例,各要素之间要相融相洽,和谐共处;同时在纵向上,满足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代代协调,做到代际公平,显著提升环境协调竞争力。

【 作者: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