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名 粤鲁京名列前三甲/附全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2-12 20:2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8.3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提升环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

与环境竞争力得分相关系数最大的二级指标是生态环境竞争力,其次为环境管理竞争力,相关系数都比较大,远高于其他3个二级指标。这说明生态环境竞争力是环境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也是环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也就是说,各省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保障了生态环境,环境竞争力就有较好的表现。而资源环境竞争力和环境协调竞争力两个二级指标与环境竞争力得分的相关系数特别小,在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负数。从四年内相关系数的变化来看,增加的有环境管理竞争力和环境影响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逐步降低的有生态环境竞争力和环境协调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总体而言,生态环境竞争力与环境管理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得分与环境竞争力得分的相关系数较为显著。

各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排位都比较接近,有的省份完全相同,如2005年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等省份。当然,也有一些省份的两者排位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如河北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省份,所以,生态环境竞争力不能完全替代环境竞争力,只能是环境竞争力的基础部分。

总之,环境竞争力是多种要素的综合反映,反映了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综合影响,都要通过生态环境表现出来,所以环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就是生态环境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是环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

8.4环境管理竞争力是推动环境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

环境管理主要涉及环境治理和环境友好两个方面,是为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对环境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虽然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再生净化能力,但是如果仅仅靠环境的自身力量,环境质量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如果对环境破坏过度,再生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破坏,形成恶性循环,环境质量将无法恢复,最终导致环境资源耗竭的恶果。而如果对环境施加有效的管理,将能有效降低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提高环境的再生能力和承载力,保持环境质量,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这也是国家提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环境管理竞争力是反映环境竞争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同时,环境管理竞争力很好地反映了环境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过程。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相对固定,在短时期内变化较小,而环境管理行为却是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很大变化的,而且它的变化对环境竞争力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管理竞争力是环境竞争力变化的最主要推动力。

各省、市、区环境竞争力和环境管理竞争力基本上是同方向变化的,具有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大部分省市都聚集在趋势线上,也就是说环境管理竞争力指标得分较高的省份,其环境竞争力指标得分也比较高。不管是处于上游区、中游区还是下游区的省份,它们的环境竞争力排名升降与环境管理竞争力的排名升降基本同方向变动,两者关系密切。而且可以发现,环境管理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省份,其环境竞争力排名也大多处于上游区;环境管理竞争力处于中游区的省份,其环境竞争力排名也大多处于中游区;下游区的情况也类似。当然,也有几个比较特殊的省份,如2005年的北京市、广东省、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省份,2008年的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3个省份就偏离了趋势线,说明两者存在不一致性,这也说明环境管理能力对环境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但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的制约。

综合来看,环境管理竞争力是推动环境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因素和中坚力量,它对环境竞争力变化的影响巨大。因此,各省份要大力提升环境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环境管理竞争力这一关键指标。特别是一些环境管理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的省份,更应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环境友好建设步伐,减少人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环境管理竞争力。

【 作者: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