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教育部曾表示配校车要花4500亿费用太大 经费不足/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30 15:41:4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配校车要花4500亿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北京报道

  “刚把孩子送上车还不到5分钟就出事儿了。”面对镜头,甘肃校车事故中承受着丧子之痛的中年男子魏红(音)泣不成声。

  近年来,“校车”不断地进入公众视野,但却总是与事故相关。据本刊不完全统计,2010年10月到2011年9月,一年内全国各地共发生校车事故22起,死亡人数达到47人,平均每月有4名儿童惨死在上下学的路上。

  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次甘肃校车事故中的遇难人数已达21人,那些还未经世事的孩子们再一次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无法闭上眼睛,一闭眼就是那一柏油马路的孩子。”第一时间参与救助的当地村民王冉黯然神伤。

  让每个孩子都平安、开心地上下学,何时不再是奢望?中国是否拥有开设校车的基础条件?发展校车要克服哪些困难?

  校车要做“特权车”

  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

  在议案里,他提出“校车行驶过程中享有某些特权,比如只要校车停靠在路边上下乘客,它旁边的车辆都要停驶且保持车距”等建议。“议案内容公开后,不知道有多少网友骂我,说搞什么特权!但是儿童是弱势群体,儿童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放在首位。”周洪宇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校车享有特权?很长时间内,这似乎是痴人说梦。

  除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外,“校车”二字鲜见于与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下称“标准”)。而且,《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主要侧重于校车技术层面的安全。

  周洪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促使他提交相关议案的原因,是200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的时候,他住所的正对面就是一个美国的校车站,每天都看到孩子们乘着“大黄蜂”上下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向最讨厌特权的美国人,心甘情愿地承认并遵守着校车的特权。美国法律规定,在公路上随意超越校车是违法的,如果校车要停车上下学生,双向车道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停下,即使是警车和总统的车辆也不例外。

  “中国人对‘特权’的字眼很敏感。”周洪宇显得有些委屈。

  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1月22日对媒体公开发言时,则用了“优先权”这个不那么刺耳的名词。续梅表示,教育部主张校车在路上享有优先权。

【 作者: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