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
以合作社的名义统一销售核桃,让南就水村这个品牌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尽管今年收成不好,但村民们精心呵护着这个透明的网络诚信体系,这让他们的产品依然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通过网络销售,不但村民们增加了收入,也让村集体有了资金来源。尽管南就水村农产资源丰富,但是交通闭塞却是他们的发展致富的重大障碍。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他们发誓一定要依靠着自己的力量修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公路。12年过去了,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吗?卖核桃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呢?
南就水村地处深山老区,由于交通不便环境闭塞,至今这里也没有村办集体企业,村集体林地的果树也在1992年承包给了每家每户,当初为了支持村民们多种果树,村里还免除了前面21年的承包金。
作为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告诉记者,按照合同到2013年,(村民)承包果树,包括这山上面积,向集体才缴纳承包费,咱们直到现在,还没有集体资金,集体的收入。
2006年以前,南就水村只有一条通往山下的路,这条路一到雨季往往有半年时间不能通车,村里的板栗、核桃、柿饼等农副产品,就不能及时地运送出去。1994年开始,村支部书记李全带领全村村民,花了12年时间,在太行山上修筑了一条8.5公里的出村公路。
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说,当时说第一代修不起,下一代接着修,定的说是20年,结果12年就完成了,这12年全部是义务工。
这条全长324米的山洞,就是南就水村全村200多口人,历时8年一点一点挖出来的,这条隧道的修通,缩短了南就水村到武安市的距离。村民们运送核桃、板栗到武安,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地爬山上的小道了。
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继续说到,从咱村15分钟就过来了,如果要绕道,整整得两个钟头绕80里地,绕40多公里。就是没有修那个山洞的时候。
2009年,利用政府的村通工程,南就水村对界内的3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同时对隧道洞口也进行了加固处理。但是在隧道的另一端,也就是武安市界内的隧道口,却是塌方严重。记者看到上面的石头,随时都有掉落的危险。而之前塌方掉落的石块,已经把洞口路面抬升了四、五米高,几乎堵住了洞口的道路。
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告诉记者,上边都是浮土,一年四季一直掉石头,特别到雨季、冬季,有时人就不能过了,这个水这一堵,那个洞里有这么深的水,一直持续到半年人就不能过,这个路就绝了。
南就水村属于邢台县,而隧道的另一边属于武安市,从隧道出来到武安市的牛山心村,还有不到1公里的距离,仍然是没有水泥硬化的土路。
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说,那后边就是这个村,总共不到一公里,这个路修起已经6、7年了,特别是到雨季就不能过车,人走也不能走了,每年还得咱们过来修,咱们过来垫。
李全告诉记者,12年全村人义务修路,已经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至今他们村还欠着50万元的外债。
因为缺乏资金,很多村子里的公益事业也无法进行。南就水村的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缺少资金维修,已经多年无法使用了。
南就水村过去十年九旱,村里的水源全部来自山泉水,为了浇灌耕地和果树,全村修了5个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基本可以满足全村100多亩耕地和周围林地的灌溉。但是现在这些耕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了。
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南就水村支部书记李全说,最近这七八年都不行了,特别是责任制以后,集体又没有钱,各家各户它又弄不了,这回刘教授也说了,通过合作社,剩余的钱,以后这个水利设施要加固。
今年5月份,通过“买核桃、修山路”公益活动,南就水村合作社第一次有了集体收入。利用这次预售核桃的部分收益,再加上一家企业捐赠的30万元,南就水村修建了这条通往山上果树区的水泥路。
南就水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河军告诉记者,现在看到这个路,就是今年咱用微博发起的买核桃修山路,刚刚修起的硬化水泥路,原来它就是一个羊肠小道,然后运核桃就是靠人力背。
在没有修建这条水泥路之前,当地村民就是用这样的背篓来背核桃、板栗和柿子。山上最远的果树距离村子要3公里多,背着沉重的背篓,来去一趟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南就水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河军说,比方有个1000多斤,你每次只能背100斤壮劳力,劳力不太好就是50斤或60斤,如果有1000斤的话,得多少趟,五六天然后才能运回去。
如今村民们开着拖拉机就可以上山,到了果树成熟的时候,村民只需把采摘的果实背到路边,就可以用拖拉机或者农用车拉回家,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就连平时修剪果树,也可以骑着摩托车上下山。
南就水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河军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以后,第一件好事就是把路修了,然后第二件就是要把水利设施修了,再进一步合作社统一管理,修剪果树,一系列配套设施,在合作社管理以后,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教授,从2008年开始,以邢台县南就水村为研究样本,进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实证研究。正是在她的建议下,南就水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告诉记者,我觉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而且经过市场的竞争和市场的大浪淘沙,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后会成长起来现代化农业企业,就真正实现了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一定是渐进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来的。
刘姝威教授认为,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从农产品的营销方式上进行创新,包括完善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或者平台,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物流快递业务流程。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说,像农产品这样的,而且它要一次性地从这个,几乎是从田间地头直接拉出来,送到城里的各家各户,这样的话它整个的一个流程需要改变。
作为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金龙告诉记者,真正要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必须通过快递业来担当这个重任,这当中如果是这个环节能够实现、能够打通,我想对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会有个很好的提升,当然他们的收入就会有明显的增加。
半小时观察:
一方面是城市农产品价格节节攀升,另一方面是屡屡发生农民兄弟赔钱赚吆喝的状况。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也多次强调农产品滞销并不是市场饱和导致销售困难,而是没有一个畅通的销售体系。由于常年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使得农民们几乎没有正当的议价能力。同时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买核桃,修山路”是农民兄弟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发展的创新模式,但也是一个近乎悲情的故事。12年,8.5公里。这两个数字和现代社会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的相关部门还是要多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实实在在解决农民困难。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提倡,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