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第六次G20领导人会议在法国戛纳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奇、巴西总统多塞尔等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的首脑参加了此次峰会。会议召开的时机可以说非常重要,目前正是全球金融局势动荡、各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新兴经济体面对沉重通胀压力的关键时刻。G20究竟能够拿出什么样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振兴方案,对欧洲债务危机的纾解是否能扩大为全球共同行动,G20的机制建设究竟能否启动,这一系列问题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然而,G20戛纳峰会传出的信息是复杂的。虽然会议最后通过了《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集中提出了实现世界经济增长和提升就业的诸多措施,但会议整体而言乏善可陈。
首先,戛纳峰会并没有就目前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缓解拿出实质性的方案。 如何解决希腊债务危机,如何帮助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冰岛等其他欧洲主权债务沉重的国家渡过困境,G20中非欧洲国家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欧洲债务问题本质上鼓励和支持“欧洲方式”予以解决,而其他国家只能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注资的方式,在 IMF 的协调下有限度地帮助缓解欧洲的主权债务压力。G20的这一立场显示了非欧洲经济体对是否直接介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谨慎和务实,但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今天全球性政府资金短缺的困境,更是体现了世界金融体系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未来前景近乎悲观的看法。
其次,戛纳峰会对于已经争执了数年之久的世界经济平衡增长问题,采取了折中和调和性的措辞,反映了G20内部对于如何克服世界经济不均衡增长的妥协态度。 《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提出,公共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承诺将在经济环境发生恶化的情况下,使自动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并采取措施支持国内需求。那些具有较大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承诺将采取改革措施增加国内需求,并使汇率更具灵活性。所有成员还共同承诺推动更多结构性改革以增加产出,货币政策将继续致力于在中期保持价格稳定,并支持经济复苏。世界主要货币币值、经常性项目收支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究竟是扩大内需还是增加出口,这是从第三次G20领导人峰会以来就一直争论的焦点话题。《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最终采取了这样的说法,生动地说明了在这三大核心问题上G20领导人之间的“拉锯战”还远远没有结束。
再次,戛纳峰会在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和国际货币改革问题上有小步前进的势头,却仍然显得过于保守。 《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强调,在 2008 年的华盛顿峰会上,与会各方同意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所有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与参加方纳入监管,支持国际证监会组织关于改进大宗商品衍生市场监管的建议。会议承诺将致力于继续落实金融体系的改革,将采取综合措施以避免金融机构出现“大而不能倒”的结局,同时保护纳税人免于承担救助成本。这一条听起来很好听,但缺乏具体措施。为适应全球各货币角色和性质的变化,戛纳会议提出要对 IMF 特别提款权进行扩容,但对 IMF 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行的审查最晚将于 2015 年进行。
然而,戛纳峰会依然代表了全球加强经济与金融合作与政策协调的政治决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这五项建议,是中国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的自觉行动。(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上文由《当代世界》杂志社授权摘编)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