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走近大漠戈壁“航模王”:创新20余种训练法(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23 10:59:00   来源:解放军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仲秋,天山脚下,大漠戈壁。5架航模组成的“敌机”编队迅如雷电。地面炮群随之而动,刹那间演习场上炮声隆隆,战云密布。

  “‘敌机’飞得刁钻,这个‘蓝军机长’不简单!”观摩代表纷纷称赞。遥控这次航模飞行的,就是新疆军区某高炮旅航模组组长、四级军士长朱代发。

  航模是高炮的靶子。朱代发驾驭航模,不仅飞出了战术,还飞出了艺术。航模的理论低空飞行极限是150米,正常飞行高度上下浮动都是50米。超低空飞行,操纵者手中的键钮稍微按重一点,航模就可能一头扎到地上。

  那年野外驻训,旅领导试探地问朱代发,能否扮演50米以下的“敌机”?他一捋袖子:“没问题!”对抗当天,他操纵航模从天际朝高炮阵地飞来。抵达阵地的瞬间,航模突然把头一低,向地面俯冲。50米、30米、20米……就在它马上“吻”到地面的刹那,航模低吼一声,轻快掠过地面,翩然昂首,直刺苍穹。

  夜间飞行,是航模飞行的难点。经过反复琢磨,朱代发练就了在夜间凭声音判断航模空中飞行状态的绝活:机尾对着遥控者时,发动机的声音小;机身侧对遥控者时,声音稍大;机头正对遥控者时,声音更大;当听到锐利的尖叫时,意味着机头正对地面,飞机出现“掉高”险情。

  那一年,某训练基地,该旅和兄弟部队进行对抗。试飞前,航模班官兵胸有成竹。航模正准备升空,老朱突然拦住:“停!声音不对!”

  面对大家疑惑,老朱不动声色开始拆开航模检查。很快,他从螺旋桨连接处找到一个黄豆大小的石子。顿时,大家额头沁出了冷汗!

  戈壁滩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航模刚升空不久,突然乌云密布,风起沙扬。此刻,朱代发异常冷静。在他的指挥下,航模犹如海燕,在诡谲的“海面”上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最后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地面。

  朱代发操纵航模是能手,创新能力也很强。他在拖靶上装上电池,使高炮部队昼夜都能展开训练;他将信号弹截成4截,捆绑在航模的机翼上模拟导弹尾烟……多年来,他先后取得10多项革新成果,总结出20多种切实管用的训练方法被军区推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誉为大漠戈壁“航模王”。任玉斌 陈 征 本报特约记者 李凤鸣

【 作者:邓永胜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