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豆腐:素食经典中国创造(组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23 08:58:00   来源:北京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漂洋过海奔赴世界

  世博会展出热豆腐

  豆腐的英文名字叫“TOFU”,和瓷器、茶叶、丝绸一样,豆腐也曾在世博会上一展风采。

  101年前,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曾有令人难忘的一幕:白嫩嫩的豆腐、热腾腾的鲜豆浆、薄如蝉翼的豆皮、金黄诱人的豆腐干,盛在精美的陶瓷容器里,错落有致摆放在一张榆木雕花桌上,让参观者顿足不前。

  这桌豆腐宴,就是前来参加世博会的中国豆制品。展桌旁一位中国青年,不时地向人们解说,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鸿藻的小公子——李石曾。

  1902年,年仅21岁的李石曾到法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巴斯德学院、巴黎大学等。在校期间,他主攻农业,研究方向是大豆,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大豆是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健康食品,可以替代肉食,并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分别为法文版《大豆的研究》和中文版《大豆》。

  1909年,比利时政府向清政府发来照会,邀请中国参加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世界博览会。李石曾闻听此讯后,请求报名自费参展。他这样做,一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豆腐,二是打响中国豆腐公司的品牌,争取更多的订单以支援留法同胞的生计和学业。

  1910年5月,李石曾从东北搭乘西伯利亚铁路火车途经俄国境内到达巴黎,再带着生产团队赶赴比利时,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将中国的豆腐食品端上了世博会的展台,丰富了世界人民的餐桌。

  此后,李石曾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安排大批留学生赴法留学,这些留学生一边留学,一边在他的工厂里生产豆腐。

  抗癌、营养、瘦身

  世界豆腐热方兴未艾

  豆腐还被孙中山先生写入了《建国方略》一书。

  孙中山先生学医出身,他指出:“中国素食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类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单就饮食一道论之中国之习尚,当超乎各国之上,此人生最重要之事……吾人当保守而勿失,以为世界人类之师导也可。”

  近年来,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田纳西大学、美国全国癌症研究会等纷纷公布了自己在豆腐研究上的新成果,这些研究涉及豆腐的瘦身、营养和抗癌等功效。早在12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认定豆腐对女性乳腺癌等有显著预防效果。几年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还培养了首批豆腐学博士。

  如今,豆腐所具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优点,而成为公认的理想食品,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1987年美国有300多家以生产豆制品为主的工厂,其中生产豆腐的就有200家之多。1990年其豆制品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在过去十年中,美国豆腐的销量每年递增15%。

  在这股豆腐热中,美国旧金山一位豆制品专家撰写的《豆腐》一书,销量已突破45万册。美国农业部出版的《用简便方法生产的豆制品》一书中,首篇就介绍中国的豆浆和豆腐。美国《经济展望》杂志还预言,未来的十年,最成功而又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美国人喜欢快餐,他们在豆腐上加一些佐料,或凉拌,或热煎,或做馅,制成色香味俱佳的快餐食品。一些专营豆腐食品的快餐店,甚至有“豆腐烤鸭”和“豆腐结婚蛋糕”,以及一应俱全的豆腐婚宴。

  近年来,在美国的亚特兰大、迈阿密、纽约、底特律、西雅图、芝加哥、洛杉矶等20多个城市的40多个大型超市里,都能看到现场制作的即食豆制品。

  目前,加拿大、南非、印度、日本、英国等50多个国家的商场和超市,都引进了中国生产的豆腐机,最大的日产30多吨豆制品。

【 作者:蒋妍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