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本土PE高级人才匮乏 百万年薪难觅总经理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22 15:36:00   来源:重庆晨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前些天,张军刚过完自己40岁的生日。在几个月前,他做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掉了令许多人艳羡的某国有大银行支行行长职位,全身心投入一个名叫私募股权基金(简称PE)的行业。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已经进入了私募股权基金的黄金十年。而重庆正好处在元年。”

  重庆开私募股权基金元年

  早在2008年末,重庆市第110号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这被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看做是一个重庆市政府的“橄榄枝”,大批外资、外地私募股权基金开始纷纷涌入重庆,包括德同、软银等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基金。

  而重庆金融界也看中了这块“大蛋糕”,从2009年末-2010年,重庆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开始在巴渝大地上“诞生”。2010年被业内纷纷看做是重庆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元年。

  “我们在2009年底开办了基金管理公司,就是为了抓住110号文件给予的机会,抢得先机。”重庆恒锐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常务副总黄宏鹰表示,作为本土的公司,非常看好私募股权这一朝阳行业。

  “重庆应该有10-20家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张军称,2010年,本土私募基金逐渐“给力”。不久前,张军就职的重庆正银广惠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就推出了重庆首只本土股权投资基金———正银稳健。“本来预计分几期募集3亿元,但没想到一场路演下来就有2.8亿元的意向资金。”张军直呼完全没有想到。

  外资私募钟爱传统行业

  随着重庆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逐渐壮大,拥有强大外资背景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外地及重庆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三大板块,正在为重庆企业融资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循环。

  拥有美资背景、同时管理有多只美元基金及人民币基金的一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合伙人罗雄告诉记者,他们在2008年底进入重庆,与重庆合作的地方子基金一期有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该子基金目前已经投给4家重庆企业,分布于化工、医药、汽车零配件等行业。“作为第一批引入重庆的私募投资机构,预计我们很快将会有本地项目在国内A股上市。”罗雄称。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