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调查称全国县处级官员陪领导时间多 走基层时间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22 09:55:50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职位越高陪领导时间越长

  县委书记、县长“陪同多”是这次调查出来的特点。

  郑建君强调,陪同的对象不仅仅是上级领导,还包括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参观调研等接待活动。

  作为常务副县长的杨万东,陪同客人“吃饭、喝酒、休闲是家常便饭”。

  11月18日,杨万东说,前来考察的老板、上级来督察,这都需要一位县领导陪同。有些重要的客人,除了“一把手”陪同外,还要两三位常委跟着。

  他说,外地客商前来考察投资,一般都需要一两天,陪同的县领导基本上全天围着他转。一个普通项目,至少需一位县领导陪着,“要是很重要的项目,一个班子都陪着”。

  要是部委、省里来的重要人物,有的需要“全陪”:提前到高速公路口接,车队到宾馆后,吃饭、开会汇报情况,陪同到现场视察,集合开会总结情况,走的时候还要送到高速路口,“更重要的人物,四大班子领导都要来”。

  杨万东说,这种“全陪”的情况还不少,平时上面的财税检查组,项目督察组接待,都需要“全陪”。

  郑建君说,他们调查的情况是,一旦上级官员出差或到本地视察,“一把手”肯定要全程接待。他们对全县情况掌握更全面,是汇报工作的最佳人选。

  领导干部用于“陪同上级领导或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接待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到周工作总用时的9%。

  职位越高的干部用于陪同的时间越长,党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时间为 6.25小时,明显多于其他领导干部的3.93小时;常委周均陪同时间为4.80小时,多于其他非常委领导干部的3.25小时。

  在陪同次数方面,党政“一把手”平均每周4次,比其他领导干部的约2次多一倍。

  县级干部会议多,走基层少

  与“陪同多”形成对照的是,田改伟他们通过比较发现,职位越高的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似乎越短。

  另外,除了上述“陪同多”之外,会议多、出差多、休闲少是县处级“一把手”的工作生活特征,报告中称之为“一少三多”。

  会多也是杨万东对工作的一个主要感受。

  作为常务副县长的他,处理文件和开会是他的主要工作形式。

  “开会差不多占30%的工作时间”,县长外出期间,他还要主持县里的工作。

  除了县里开会,杨万东还要外出开会,跑钱跑项目,“给上级汇报工作,或者去推介县里的项目。”

  根据课题组调查,党政“一把手”平均每周开会5.55次,多于其他领导干部的平均每周4.35次。

  “会多不一定是坏事,”田改伟对这种现象并不意外。

  “会多”与他们所处的地位以及工作特点有关。县级党委政府需落实上面的政策、传达精神,协调各方力量,部署具体工作。

  郑建君曾跟随某县副县长走访基层,考察林场申请安装摄像头防火的事。

  “这种事要到现场看看,才知道有没有必要。”副县长跟他说,到现场转转,知道森林防火仅靠护林员巡逻是不够的,他现场就敲定安装方案。但在路上耗时2小时,现场工作时间还不到一小时。

  观察发现,县处级领导干部总体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室内时间多,室外时间少;与文件打交道多,调查研究少;和上级、同级打交道多,与下级和群众打交道少。

  课题组的报告也显示,县处级干部“走访慰问”、“接待来访”和“谈话”一共占周总工作用时的5%,“似乎更显得偏少了一些”。

【 作者:郭少峰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