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广西龙胜农民"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21 23:0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新网桂林11月21日电 (赵琳露)“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村寨已覆盖全县90%乡镇,当地各民族群众成为“种田地,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成立于1951年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国中南地区最早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居住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11月21日,五个民族的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欢庆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在龙胜县黄洛瑶寨、银水侗寨、岩门苗寨、金竹壮寨等18个民俗旅游村寨,民俗文化旅游每年吸引45万中外游客,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人民币。

  位于龙胜县和平乡龙脊大山深处的黄洛红瑶寨,共有370多名红瑶群众,红瑶寨里的120多位成年妇女中,有80多名的头发在1.4米以上,最长的达1.8米,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被誉为“飘逸的山寨”、“天下长发第一村”。

  通过展示以长发为代表的红瑶文化,黄洛瑶寨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5万人次。一台歌舞每年带来200万元收入,歌舞表演还带动了零售、餐饮等产业。当地红瑶民众打油茶、唱山歌、表演歌舞、卖工艺品,家家户户开农家旅馆,把旅游搞得红红火火。

  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书记唐天生说,龙胜旅游凭民族风情独树一帜。目前龙胜拥有旅游总资产逾4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9000多人。旅游产品形成了以龙脊梯田景区和龙胜温泉景区为主,县城景区和彭祖坪景区为辅,包含苗、瑶、侗、壮少数民族风情游、红色旅游为内容的龙胜旅游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龙胜县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次475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国旅游文化大县”称号。

  “百年枯树发了芽,千年铁树开了花,区域自治实在好,少数民族当了家……”天生爱唱歌的龙胜各族人民用歌声表达着节日的喜悦之情。

【 作者: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